愿意接受一次专访,但凡放出风去,国际上各国家的媒体有得是愿意的。对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来说,更是趋之若鹜,毕竟新闻对他们来说就是钱啊。但,此刻主编的话,显然...

愿意接受一次专访,但凡放出风去,国际上各国家的媒体有得是愿意的。
对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来说,更是趋之若鹜,毕竟新闻对他们来说就是钱啊。
但,此刻主编的话,显然证明,这位克尔纳政/府军的首领已经做出了选择,
“你大概已经猜到了。和你想得一样,克尔纳政/府军那边的首领愿意接受我们华新社的采访。而且他们的首领指定由你负责这次专访。”
主编笑了笑,对莫道说道。
这对莫道来说,肯定是件好事情,能够为他增添一份资历。
而克尔纳政/府军做出这种选择,其实也没有非常意外。
毕竟,莫道之前的两篇报道,客观上其实对他们产生了一些帮助,至少是舆论上面的优势。
“行。”
莫道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应了下来。
“什么时候?”
“就今天下午,他们希望是越快越好。所以,可能需要莫道你尽快拿出一份采访大纲出来,他们那边希望在采访之前看一遍将要询问的问题。”
“嗯,我知道了。”
莫道应了声,然后就起身往办公室外走了。
虽然主编和和气气的,但还是有些当资本家的潜质。
这会儿都快中午十点了,
却要他下午采访之前至少一两个小时,拿出一份采访克尔纳国家元首级别的采访大纲。
果然,是个领导就挺会压榨人。
……
不过,好在华新社内有不少这种采访外国元首的采访经验,
有不少采访纪要能够拿给莫道做参考,
同时,在整个分社编辑和记者的协力帮助下,让莫道得以在下午两点,出发前往克尔纳首都军方大楼前,完成了这份采访大纲。
下午两点。
莫道,费翼,以及一名加进来做一些杂活的,摄影助理。
依旧是司机吕鸿开车。
一行人坐着分社的采访车,前往克尔纳首都军方大楼。
此刻克尔纳官方这边,情况比较特别。
负责统领政/府军的人,并不是克尔纳政/府内的元首,
而是克尔纳军方的一位军方首领。
至于克尔纳政/府之前那位元首,是被这位军方首领给杀了。
所以,此刻克尔纳政/府以及军方的部门,都在军方大楼中运转。
这位军方首领,就是克尔纳政/府军方面事实上的统治者。
此刻,莫道一行人要去见得,也是这人。
车穿过克尔纳首都的街道,
随着靠近那军方大楼,沿途的设卡渐多。
不过因为事先已经沟通过,采访车一路相对顺利地通过了各个卡口,
基本都是对采访车进行一些检查之后,就将莫道一行人放了过来。
最终,采访车,直接停在了克尔纳军方大楼的楼下。
一个穿着克尔纳军装的青年军官,负责迎接莫道一行人,
“请跟我来。卡尔逊将军已经在等待各位。”
莫道看了眼这位青年军官,点了点头。
然后一行人,就跟着这青年军官,踏入了克尔纳军方大楼。
说是大楼,但这栋楼其实并没有多高,仅仅五六层,外围的高墙几乎遮挡了整栋楼的一半。
进入大楼之后,一切还算顺利。
最终,在大楼内一间豪华办公室内,莫道看到了这位克尔纳政/府军的首领。
严格意义上来说,此刻克尔纳政/府军首领卡尔逊将军,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好人。
贪财,好色,残暴,漠视平民生命,任人唯亲,统治手段残酷……
“开门,下车,下车!”
领头的人带着两个士兵走了过来,有些暴躁而大声地反复吼道。
莫道平静地停下了车,降下了车窗。
“下来!下来!”
那领头者,拿着把阿卡47,枪口毫不避讳对着莫道,
在莫道降下车窗后,直接伸手试图将莫道抓下来。
不过,被莫道直接避开。
而这领头者似乎因此愈加有些愤怒,只是同时也看清了莫道的面孔,没有再直接伸手拉拽,
但眼里的恶意反而更浓,
张大了嘴,面目有些狰狞地朝着莫道咆哮,说话的同时,手里的枪毫无顾忌砸在车门框上。
似乎是因为莫道的动作慢了,还直接朝着旁边地上开了两枪。
莫道只是看了眼这咆哮的领头者,再看了眼周围已经将整辆车围起来的其他武装人员。
打开了车门,然后下了车。
就这么毫不避让的看着这领头者。
这领头者皱着眉头,眼里带着恶意上下打量着莫道。
这其实是一种很让人不舒服的目光,因为你不确定对面的人会不会突然给你两枪。
不过对莫道来说倒是无所谓,要是给他两枪,只是浪费他一些时间,神情依旧很平静,
甚至转过头,环顾了周围的其他武装人员一圈。
而这领头者,打量了莫道一阵过后,对着旁边的人说了几句莫道听不太懂的话,
然后,有一个戴着眼镜的武装人员走了过来。
那领头者再朝着那戴眼镜武装人员说了些话,这名武装人员就用英语再对莫道重复道,
“你是哪国人?来这儿干什么!”
“华z国人,华新社记者。”
莫道回了句,然后经由那名武装人员,再翻译给了那位领头者。
“为什么要到这儿来,知道不知道这里不允许你们外国人来!”
这位领头者在语速很快,唾沫横飞,一边带着恶意盯着莫道,一边对着充当翻译的武装人员说道。
对这个问题,莫道没接着回答,
“证件,证件?”
领头者再接着怒吼道,同时直接朝着莫道身上衣服伸手,
莫道再次避开,直接将记者证掏了出来。
这领头者一把拿过去,看了两眼之后直接扔了回来。
然后对着手下其他两个武装人员示意,
就有人上前,将莫道的车,前后车门以及后备箱都打了开,在车里一阵翻找,
最后将莫道带得摄影机以及相机都翻了出来。
“打开!”
将相机和摄像机都递到了莫道身前,领头者恶狠狠地盯着莫道再次吼道,
莫道看了他一眼,伸手将相机,摄像机先后打开。
然后,这领头者一边翻看相机和摄像机里存储卡里的内容,一边再不时看向莫道。
不过,储存卡里,自然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些没有特定意义的照片。
“还有呢,拿出来!”
翻看完过后,领头者再有些愤怒对着莫道说道,
然后没给莫道回答的时间,直接让两个武装人员用枪抵着莫道额头的同时,对莫道进行搜身。
最后,两个武装人员只是在莫道身上搜出一些零食和现金,就再没搜出其他东西。
这领头者恶狠狠地瞪了莫道一眼,然后将摄影相机里储存卡拆了出来扳断了,同时,摄像机也没有再还给莫道。
“我们怀疑你偷拍我们的军事机密,这个相机不能再还给你。”
莫道再听到了经过翻译的话,
“你说
![]()
你是华z国的记者?”
“你要去哪儿?你想干什么?”
“去克尔纳首都。”
“想要过去,行吧,拿出你的手机,录一段视频上传到油土鳖上,我们就让你过去。”
“按我们说得拍,明白吗!”
说着话,这领头者和旁边几个武装人员笑了起来。
莫道没笑,也没动。
“现在,按我说得做!”
似乎是莫道的无动于衷再次激怒这领头者,领头者将枪再抵在了莫道的额头上,
用枪口反复抵着莫道的额头,愤怒乃至有些
疯狂地对着莫道吼道,
莫道看着这领头者,
“我是华新社记者,你可以开枪了。”
莫道的话,被旁边这位翻译的武装人员翻译了过去,
肉眼可见的,这位领头者暴怒起来,眼里恶意毫不掩饰,面目有些狰狞,
“做!按我说得做!”
领头者朝着莫道脚边的地方开枪,溅起的泥块打在旁边车身上都咚咚作响。
莫道看着这领头,只是在想,要是这波回档,回档之后还要不要再来一遍战地记者这个目标?
另外,现在突然夺枪,说不定能打死一两个。
而就在这儿领头者愤怒着,将有些滚烫的枪口再抵在莫道额头上时,
旁边那名充当翻译的武装人员犹豫地拉了领头者一把,
对着这位领头的人员说了几句话,莫道只听懂了‘华新社’。
然后,就见这领头者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最后,只是盯着莫道,生硬地说道,
“你可以走了,但是你不能从这里过。”
说完,就领着他的人走开了,只是在前方,依旧充斥着恶意望着莫道,
莫道看了眼,回了车上。
关上车门后,还看了眼车里的狼藉,除了一些东西被翻乱了,
车座的坐垫都被划开了。
不过也没对此说什么,莫道重新启动了车。
调转了方向。
身后,似乎是因为将莫道放走了不解气,又再有枪声响起。
莫道也不在意,选了条另外的路,继续往克尔纳首都赶。
另外,将藏在舌头底下的相机储存卡重新拿了出来,擦了擦扔到旁边收纳盒里。
因为这片区域不知道是比较偏,还是原先的基础设施受到了破坏,没有信号。
莫道先前拍摄到那些画面,新闻视频,还真没有能够提前上传,只能随身携带着。
要是先前那些武装人员和领头者,非要将他舌头都扯出来看看,他说不定真得搏一搏,看回档之前能够带走几个。
看着那张储存卡,莫道笑了笑,
但很快笑容又褪去,毕竟储存卡里储存着的画面,视频,某种程度上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朝前望去,看了眼漆黑夜幕中,散发着清冷光亮的月亮,莫道一路往前。
……
再换了更绕的路,接下来回程的途中,倒是没再和某个武装力量撞上,一路顺利到了克尔纳首都。
不过,也是因为绕了更远的路。
等着莫道再抵达克尔纳首都周边位置时,已经是凌晨四五点,太阳已经要从地平线钻出。
而手机信号恢复的第一时间,莫道就收到了不少消息。
有主编发来的,还有采访组里其他同事发来的,都是询问莫道情况着怎么样。
莫道简短给了一些回复。
而进城时,也还算幸运,反对派武装和政z府军武装还未在首都区域交火,让莫道得以顺利入城,
然后,再一路开着车,回到了克尔纳分社。
这天,舆论开始波及到国家层面。
华z国外事部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关于莫道那两篇报道的问题,表达了外事部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发言人的回答,就跟分社主编向莫道说得类似,
对于一切在战争中肆意杀掠平民,屠杀非战争人员的行为持强烈谴责的态度,
同时,对克尔纳某些武装势力对我华新社分社媒体人员的暴力行为强烈抗议。
当然,
在这件事情中,华z国纯粹只是一个旁观者,对此发表看法纯粹是站在国际人道主义的角度,和受到影响的华z国方面记者角度。
但是,
还有一些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了。
欧罗巴一些国家,以及米国境内,最开始是一些极端左翼进行小规模的游行,要求相关国家制止克尔纳国内发生的反人类行为。
但规模都比较小,更多的人虽然对克尔纳发生的惨剧抱以同情,但克尔纳距离他们太远,大多数人都对自己国家是否干涉这件事情的处理持无所谓的态度。
欧罗巴和米国官方对此也基本没有什么特别反应,毕竟这种小规模的游行其实时有发生,有时候为了点很小的事情,都能有人游行。
不过,很快,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除开极端左翼之外,更多的左翼加入了这场游行,乃至基数最大的非左非右人士,也普遍对左翼的游行表达了一定的支持。
因为,在莫道发表的报道被多个媒体转载,舆论不断上涨的时候,有人再点了把火。
有欧阳罗相关人士透露,欧罗巴某国家和米国在幕后支持克尔纳反对派势力,诱发了克尔纳的内乱,直接导致了此次惨剧的发生。
虽然几乎紧跟着,欧罗巴相关国家和米国对外发言人就否认了相关说法。
并且,国际舆论开始出现一些混淆视听的说法,以及说莫道是恶意进入克尔纳军事禁区才被扣押收缴摄像设备的说法。
但显然,这些话都没啥用……在欧罗巴国家和米国对外发言人否认之后,舆论反而更大了。
一时间,舆论上反而基本都认定了这事情是欧罗巴某些国家和米国干的。
同时,
国家联合会上,也开始有阿菲卡小国提出,国家联合会应该要求克尔纳国内停火,保证人道主义灾难不继续发生的议案。
一时间,欧罗巴一些国家以及米国国内都有些焦头烂额。
舆论有用吗?
有时候屁用都没有,
当一些大国铁了心要做某件事儿的时候,
批判的武器始终抵不过武器的批判。
但当一些事情的利益大,但没有那么大的时候,舆论又变得格外有用。
特别是,舆论压过这些利益的时候。
于是,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就因为莫道的这两篇报道,在经过接近一周多时间的发酵,
克尔纳境内竟然实现了事实上的停火。
克尔纳反对派武装在相关社交媒体上,虽然严词否认了相关屠村事件是他们做的。
但同时却也说,做这些事情的人,某一些部族自己的武装人员已经被他们抓到,进行了审判。
同时保证在他们的统治区域里,绝对不会有这类事情再次发生。
而这种屠村事件,也的确在舆论的压力下,没再大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