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养他的亲生儿子。牛爹和娘是顶顶好的人啊!他们那样好都没能好好活着,陈三柱也不得好死!先皇去世,九皇子登基。满朝保举萧安和我摄政辅佐。未满两年,小皇帝“意外”...

皇帝养他的亲生儿子。
牛爹和娘是顶顶好的人啊!
他们那样好都没能好好活着,陈三柱也不得好死!
先皇去世,九皇子登基。
满朝保举萧安和我摄政辅佐。
未满两年,小皇帝“意外”失足落水,一命呜呼。
他年龄太小,没有子嗣。
兄弟们一个个的烂泥一般不成样子。
他们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我,再加上萧安这个保国安邦的摄政能臣。
可我不愿,我力排众议把萧安推上皇帝的位子,成了本朝第一女皇。
有些老臣虽有异议,但萧安封我们儿子为太子。
皇位以后到底还是要落在已故先皇陈家的血脉上。
他们也就不闹了。
萧安登基后八年,因病去世。
我们儿子当了皇帝,封我为太上皇。
这孩子孝顺,说要修建最奢华的宫殿,把我奉养起来。
我摇了摇头,带上金银轻车快马地赶去了江南。
皇宫朝堂上的日子,我实在腻味了。
柳木在江南开了农家院,领着一群姑娘小子们,把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每每写信来,说江南是如何的美不胜收,如今是如何的自由自在,都馋得我心痒难耐。
我如今刚四十岁,大抵还能活些年。
去过过那鲜活明快的日子。
柳木领着我去院子那天,年轻的女孩子们,围着我这个生面孔打转。
“掌柜的,这位是谁呀?”
我忙道:“我姓牛,旁人都叫我牛老爷。”
柳木搂着我,边走边笑。
“你又做回牛金宝了?”
我也笑:“做牛金宝好,做牛金宝自在,能喘得过来气。”
阳春三月,江南好风景。
我和柳木蒸了些糕饼,一起去城外踏青。
有一句我确实错了,我也是能享福的。
那年。
我专门瞧过不愁吃喝的张婶子。
她每日里往门口一站,晚间把男人领进门,家里便多了杂粮面。
我想,学会勾女人,是不是一样的效果,阿奶和娘就能吃上饱饭了。
只是我刚学上三天,就被阿娘抽了个大耳刮子,拧着耳朵提溜了回去。
不到半个月,她就嫁给我牛爹。
卫笑和二皇子既然如此郎情妾意。
吃了这么大的熊心豹子胆,敢干出杀我一家大事。
我怎么能不成全他们?
承露殿的烛火里,掺了些给母猪催情的药。
牛爹是屠户,自己也养猪。
到了抱小猪仔的季节,难免要给牲口用些药助孕的药。
收拾行囊时,我把那些药塞进了小包袱里。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卫笑被当场杀了,三刀六个洞,死得无声无息。
皇家脸面要紧。
外头只知道卫笑得罪了圣上。
至于怎么得罪的?
自然不好到处宣扬。
陈景言却没死。
用皇帝老爷的话说。
一来陈景言受朝臣拥护,德才兼备。
二来苏贵妃有个有能耐的哥哥,是新朝的大将军。
我扑在皇帝爹怀里呜呜哭。
哭他看不见我娘的苦劳。
哭自己没有个当大将军的舅舅。
皇帝老爷爹摸狗似的,摸着我的脑袋瓜。
“好了,好了,天底下的好女儿多的是,父皇再给你选好的。”
我依旧哭个不停。
“在村里时,三狗哥哥的媳妇,被人抓到和隔壁大壮睡一张床。”
“阿奶说,那女人是仗着三狗哥哥家贫,爹娘又没本事,才这般欺负人。”
“我现在都当王爷了,我爹都当皇帝了,顶顶有本事!
为什么卫笑还欺负我?”
皇帝老爷爹脸色十分难看。
他大抵想到了,村里最最没本事的男人,才被别人戴了绿帽子不敢吭声。
而如今他已经贵为九五之尊,自己儿子被人带了绿帽。
5却要为了顾及苏家,忍村汉都不忍的窝囊气!
当天夜里,苏贵妃就被永久禁足。
二皇子亦
![]()
是被送出京城,没召不得入京。
皇帝以苏氏教养皇子不当下令封了苏氏的宫,任何人都不得探视。
可苏氏在外有当大将军的哥哥,这事不能轻易地完。
果然苏贵妃被禁足的第三天。
她的侄子便把我堵在了御花园的墙角里。
苏贵妃的侄子是当朝苏大将军的头生儿子,名叫苏禹,从小在苏氏这里娇生惯养。
他跟他姑姑一样,长老陈家死了的,跟着他“光宗耀祖”。
活着的,跟着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这亲生的儿子,现在还要忍日子,熬日子……“儿子,爹是想接你来享福的。”
他摸了摸我身上缠满的绷带,哭着说。
我撇过头去。
“不挨饿不受冻,挺享福的了。”
“要是以后能不挨打就好了。”
我质朴的要求,深深刺痛了一个皇帝爹的心。
他连发了三道圣旨。
“赐康成王爷千人护卫队!”
“赐康成王爷食邑万户,位同亲王尊!”
“冒犯康成王爷者,轻则五十大板,重则原地斩首!”
新朝还未曾立太子。
我成了皇帝众多儿女中,最尊贵的一个。
柳木兴奋地拿着算盘,在昭阳宫里转了三圈。
“我的老天爷啊,那些公侯伯府都没你有钱了!”
我往柳木身上挂了十八个镶宝石的金镯子。
“现在你也有钱啦!”
柳木被沉甸甸的金子坠地愣了一下,然后抱住我嗷嗷大哭。
“真是给我的吗?”
“我的老天爷呀,我陈柳木也发达了!”
“呜呜呜,我爹说得对,跟着王爷,比做买卖还好!”
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王爷。
宫里的每一个娘娘都对我带着小心和讨好。
我那些个糖葫芦一样多的皇弟皇妹们,也都对我无比恭敬。
苏氏快死了。
她在宫里,表面上受人尊敬,实则各宫的娘娘们,早就对她积怨已久。
大家都是妾,凭什么她就颐指气使地当着贵妃,压着旁的娘娘们一头?
如今她失了势,二皇子被贬出京城,从小养的侄子腿也瘸了,全都不中用了。
那些娘娘,还不是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
这是《三十六计》里的第三计:“借刀杀人”。
书上说: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
怪不得那些人都爱读书!
苏采女托了人来,说想在死前和我讲一些关于下河村的事。
我站在了庆阳宫的门外。
看着她面容凄苦地隔着门缝看我。
这才多少时日,苏氏如花似玉的面容就凋零得差不多了。
趴在门缝里,喘气的声音都像灶上的破风箱。
“你可真像你父皇。”
苏氏幽幽说。
这还用得着她讲?
但凡有眼睛的都知道。
我是那些个皇子公主里,长得最像我皇帝爹的。
像得简直像他亲自生的!
“一样的聪明,一样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