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个李福安跟了朱标很久,是个可用的。“永寿宫那边的太监全部都得是西厂的人,太上皇需要静养,朕不希望他突然跑出来了,要见他的人,除了母后,其余人都...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个李福安跟了朱标很久,是个可用的。
“永寿宫那边的太监全部都得是西厂的人,太上皇需要静养,朕不希望他突然跑出来了,要见他的人,除了母后,其余人都得经过朕的同意。”李承乾继续吩咐。
李福安应声道,“遵旨。”
李承乾揉了揉眉心,“吕家按律严办,满门抄斩,夷三族,抄家所得,一半入国库,一半专款专用,不良人和你们西厂平分,吕氏和朱允炆也不予以追封,就那么草草葬了吧,你看着安排就是。”
“奴婢明白。”李福安继续磕头道。
李承乾皱着眉,“传旨袁天罡,查一查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两人,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朕得抓在手上,不可用的话这回就一并抄了吧,换个可用的人上来。”
“是。”
李福安没想到李承乾一上来就是要大权在握,而且直抓核心。
说明李承乾不
![]()
是那么好糊弄的啊。
“至于兵权,现在还不是收的时候,但也不能没有,去传旨袁天罡,给朕在各地寻找孤儿。
年龄小的培养死士杀手,年龄大的编入军队,朕要有自己的军队,此事秘密进行,不得有误。
同时,叫他找个隐秘的地方,看看这紫金山附近哪里有大墓,借地宫设一道兵工厂,制造火器。
至于制造什么火器,等他先把这些安排好再说吧,这事儿也不能被发现,底牌总得出其不意才有用。
此外,京畿四十八卫和禁军最好安排不良人进入中层,控制军队,此事也由袁天罡秘密负责。
朕能兵变玄武门把父皇拉下来,朕可不希望朕也被同样的方法给拉下来了,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李承乾继续布局,眼光放长远。
“奴婢明白,会一字不落的传达,保证一张巨大的网,用不了多久就能笼罩京城,乃至笼罩天下!”李福安恭敬回答道。
李承乾嗯了一声,“登基大典之前,朕先不迁宫,朕也希望登基大典之前,皇宫已经被朕掌握了。
晋郭慧妃、郭宁妃为贵太妃,其余妃嫔正常晋为太妃、太嫔啥的,尽快把后宫腾出来,去跟父皇作伴去。”
“奴婢这就着手安排。”李福安应声道。
李承乾嗯了一声,“忙去吧,朕回东宫,中书省这段时间把奏折送到东宫来。”
“是,奴婢这就去办。”
李福安起身退下,而李承乾也回了东宫。
必须要好好补个觉了。
永寿宫内。
朱元璋坐在主殿的主位上,目光通红,面前已经是一堆摔碎了的瓷器。
“怎么敢!他是怎么敢的!夺咱的权,篡咱的位!”
朱元璋还是没咽下这口气。
自己竟然看走了眼,不曾想自己的好大儿竟然有这等勇气。
朱元璋的贴身太监李培玉小心翼翼的劝道,“陛下,事情已然发展至此,大局已定啊,您......”
话未说完,便被朱元璋粗暴地打断。
“定局?哼!难道朕就这样轻易认输了不成?嗯?”朱元璋猛地一甩衣袖,冷笑一声,眼中闪烁着凛冽的寒光。
李培玉心中一惊,满脸疑惑地问道,“陛下,你的意思是……”
意思莫不是要再来一次军事政变,重新夺回皇位?昨日他起兵反你,难不成今夜你就要反过来推翻他?
想到此处,李培玉不禁打了个寒颤。
一天一次政变,这史书之上不好看吧?
然而,朱元璋却并未回应他的猜测,而是咬牙切齿地吼道,“乾坤未定,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咱与他皆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快去,把毛骧给朕叫来!立刻!马上!叫毛骧来。”
李培玉赶紧去找门口的不良人,让他们去通知李承乾。
不良人一听这事儿,也不敢耽搁,马上去禀报李承乾。
李承乾吃个饭都不让消停。
骂骂咧咧跟着不良人来了永寿宫。
“槽!你个臭要饭的,日子不想过了是吧!”
李承乾破口大骂的杀到了永寿宫正殿。
李世民见到这个好大儿,心中莫名升起一抹不知道如何形容的感觉。
根据记忆,这位太子也是当了十一年的皇太子了。
而自己的高明,当了十七年的皇太子,在贞观十七年被自己废掉。
当年,也是兵变玄武门。
只不过,这位叫朱标的太子成功了,而自己的高明失败了。
如果……如果当年自己退位了,自己做了太上皇,把皇位让给了高明,朕是不是就不会失去这个儿子了。
高明只是想当皇帝,他有什么错?
他本就是嫡长子,是太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做了十七年太子了,已经证明他的能力了。
自己为什么不成全他呢?
大不了自己退位当太上皇,掌控权力就行。
让李承乾当个权力不大的皇帝。
如此,李承乾成了皇帝,自己也没失去权力,有何不可?
如果……如果……可惜没有如果。
自己虽然力排众议,保下了这个谋反的太子,可也彻底失去了这个儿子。
自己是一个好皇帝,但不是一个好父亲。
李世民的思绪一时间飘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陛下,陛下。”李培玉轻声唤了一声。
李世民回过神来,咳咳两声,“太子,你来了。”
“请父皇称皇帝!”
李承乾昂着头,自己两度玄武门之变,可算成功了。
李世民脸色一黑,这丫的语气咋那么像李承乾?
“咱要出宫!咱不要呆在这里!”李世民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李承乾呵呵一笑,“出去干嘛?回凤阳讨饭吗?”
“咱就是去讨饭!咱也不待在这儿。”
李世民梗着脖子道。
反正只要能出去,干啥都行。
李承乾叹了口气,“朕本欲养你终老,不曾想你执意讨饭,你想好了吗?”
一听这话,李世民眼睛一亮。
这是有戏啊?
“对!咱要出去!”
李承乾微微点头,“行,你走吧,一样东西不许带,现在就走吧,把你贴身太监带上。”
闻言,李世民人傻了,“你……你不软禁朕?”
“你不是不想被软禁吗?”李承乾反问道。
李世民再问,“你不怕朕领兵杀回来?”
“你要有那本事,算我技不如人。”
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坏笑,酝酿着一个大阴谋。
李世民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好!李培玉,咱们出京!现在就走!”
李培玉哭丧个脸,“太上皇,三思。”
“朕已经五思了,快走,待会儿这逆子反悔了。”李世民拉着李培玉就走,生怕下一步李承乾反悔。
李福安提醒道,“陛下,要不要拦一下?真让太上皇出宫?”
李承乾反问,“太上皇什么时候出宫了?太上皇不是驾崩了吗?”
听到这话,李福安脑子没有转过来,“驾崩了?”
“对!等过几天,马上宣布太上皇龙驭宾天,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国不可一日无君,勿碍朕的登基大典。”
李承乾笑着说道。
如果真把这位便宜父皇软禁在宫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是。”李福安有点很不爽李承乾的节奏。
“去,告诉秦王和晋王,过段时间可能有个假冒太上皇的乱贼在外招摇撞骗,叫他们练练兵,准备平乱。”李承乾似笑非笑的道。
老二老三心里有怨气,作为大哥,自己得让他们发泄出来啊。
免得老朱趁着沐英不在,狂骗人家小孩子,到时候真让老朱骗到兵符就不好玩儿了。
老朱:不当人子!你丫的是真的不当人子啊!一点退路都不给咱留啊。
“是。”
李福安接到命令后,二话不说,转身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奔而去,马上安排人去执行任务了。
就在这时,袁天罡步履匆匆地闯了进来,由于走得太急,他与正往外走的李福安撞了个满怀。
两人都被撞得一个踉跄,但袁天罡顾不上这些,他一边揉着被撞疼的肩膀,一边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到李承乾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
“陛下,不好了,有情况啊!”
李承乾见状,不紧不慢的抬起头,看了袁天罡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道,“淡定!淡定!不要慌,能有什么情况?你倒是说清楚,到底出啥事儿了?”
袁天罡定了定神,赶忙回答道:“回陛下,据臣观察,宫中的暗处似乎撤走了不少人啊。”
李承乾听后,微微颔首,他略作思考,然后冷静的对袁天罡说,“你就没想过这是太上皇把他的暗卫召走了吗?你就安排不良人去补上那些空缺那就行了?”
闻言,袁天罡一拍脑门儿,“臣忘了这茬了,主要是这段时间事情有点多,臣脑子有点乱,陛下恕罪,臣马上去安排,臣告退。”
说完,袁天罡又匆匆的离开。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袁天罡离开之后,李承乾也没继续看奏折了,天天看奏折,眼睛都疼。
该是来梳理一下战利品吧。
这个铳啊炮啊的,通过朱标的记忆,李承乾倒是知道这属于划时代的武器。
李承乾已经命不良人去寻找孤儿了,李承乾要组建自己的军队,用这种最新式的武器。
至于这剩下的,李承乾没整明白。
“系统啊,这杂交水稻是个什么稻子?跟什么东西杂交的?杂交又是个什么玩意?”李承乾呼唤系统。
“你不需要理解,这简单来说就是稻种,这款稻种亩产两千斤起步,土地好的话,三千斤也不是问题的。”系统的提示音在李承乾脑海中响起。
李承乾掰着手指头算道,“两千斤?三千斤?那是多少石?”
“唔,大明的算法,一石约一百八十斤,你自己算吧。”系统回答道。
李承乾眼睛一亮,“朕槽!那这么说来,这什么杂交水稻,那岂不是亩产十几二十石,真的假的?”
系统傲娇的回答道,“华夏统子不骗华夏人。”
“五千斤稻种啊!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要将这些稻种妥善保存,等到来年开春时种下,后年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种子,如此一来,粮食产量必将大幅增加,百姓们也就能吃饱饭了!”
李承乾激动的说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朕的盛世,一定要超越贞观盛世!
父皇啊父皇,你就等着我超越你吧!
李承乾心中暗暗立下誓言。
作为一个处理政务多年的太子,李承乾深知国力的强盛离不开民生的稳定,而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更是重中之重。
只有让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才能谈得上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就在李承乾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时,系统突然冒了出来,贱兮兮地问道。
“咋啦,宿主,你不好男风了?你现在可是皇帝啊,不趁机释放一下吗?”
李承乾闻言,脸色微微一沉,轻哼一声道,“那只是当年一时想不开,再加上自暴自弃以及跛脚之后的心态问题,才导致我走上了堕落之路,但如今,朕已经身康体健,怎会再去沾染那些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