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故事>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叶轩魏忠贤高质量小说

2025-04-20 20:09:09人气:0编辑:翻土豆儿昆吾

若是遇到水灾、旱灾、蝗灾等等的,能一日三顿粥都是奢侈,更别提朝廷重税和士绅官吏的层层盘剥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百姓有更多的田地,产量不够...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叶轩魏忠贤高质量小说
若是遇到水灾、旱灾、蝗灾等等的,能一日三顿粥都是奢侈,更别提朝廷重税和士绅官吏的层层盘剥了。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百姓有更多的田地,产量不够,那就田地地数量来凑。

人均两亩不够,那就三亩、五亩,甚至十亩。

这话说着简单,但真要实施起来,困难无比。

大明王朝两百余年,历经十五位帝王,也只有太祖的洪武年间和万历年间搞清楚了全国有多少的田地的数量,足可见清理田地数量这项工程的难度。

涉及到宗室皇族、士绅地主的利益,必须得掌控强有力的兵权,这样才能防住他们暴动。

分田目前做不到,但他可以引进产量高的作物,例如土豆和红薯。

后世史书记载的很清楚,土豆是万历年元年进入大明,而红薯是1593年由陈振龙引入大明王朝的。

“土豆是谁推广的来着?”

崇祯皱着眉头努力的回忆着脑海中的资料,回忆了好一会儿,他没有想起来土豆是谁推广的。

“算了,让宋应星来做吧!”

崇祯放弃了回想,直接点名了。

他穿越来的时候,就想着找宋应星和陈振龙了,但想着现在的天气和两种作物的特性,无论南北方都种不出来。

其次是想等掌握了兵权后,解决了党争问题后,搞到钱和田地后再让二人来的,但没想到现在被逼着提前让二人来了。

“皇爷,奴婢记得京官中,没有叫宋应星的人!”

听王承恩低声回应,崇祯笑了笑,没有解释。

若是连王承恩都听说过这二人,那才叫是奇了怪了。

这二人在大明王朝可能不太响亮,可在后世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

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而陈振龙则是中国引种红薯第一人,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让李若涟进来!”

片刻后,李若涟就进来了。

“李若涟,你安排两队人马,去江西奉新县找一个叫宋应星的人,此人应该是位举人,

另外去福州府长乐县找一个叫陈振龙的人,此人中过秀才,后来欺弃儒从商了。”

“去的时候,都客气一些,这二人用的好,能影响大明的国运,务必安全的护送到北京。”

崇祯重点的嘱咐了一下。

这让王承恩、方正化、李若涟三人心神如遭雷击,他们从未见皇帝如此郑重的嘱咐一件事情,连去忠州宣秦良玉都没有如此待遇。

李若涟迟疑了一下,道:“陛下,如此重要,臣想亲自去一趟,确保万无一失。”

“不行,你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让王国兴他们去吧。”

崇祯直接就回绝了,无论是去江西还是去福州,都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事情,一来一回至少得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而且两人来了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出来,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秦良玉还有一个月就入京了,一旦入京,就是整顿锦衣卫的时候,也就是去查抄八大晋商的时候。

将八大晋商抄了,至少能抄出数万石粮食,缓解陕西灾情,到时候再从江南买些米,省着点,能撑到红薯和土豆收获的时候。

查抄八大晋商,除了李若涟,其他人他不放心。

“去安排吧!”

李若涟离去后,崇祯的暴怒的心缓解了许多,现在就等查探消息的方稳回来确定具体情况了。

群臣满脸不相信的看着崇祯,你想办法,你能想啥办法?

这又不是几两,省一省就出来了,这可是几百万两,你是能变还是能咋的?

崇祯看着群臣的质疑,也不做解释,他总不能说朕要对你们开始抄家了吧。

再说了,全国田地大半都是士绅宗室手中,他们都不交赋税,光靠百姓手里的那点有什么用?

现在不加赋只是第一步,等稳定下来了,他还要不征赋,最后就是种田有补贴,前提是他得将后金、瓦剌、吐蕃等等给灭掉,否则年年征战想完成这些是不可能的。

“行了,此事就这样定了,内阁拟旨送到东暖阁。”

“朕今晚就要看到圣旨,晚上就发出去,半个月内朕要所有百姓都能看到这道圣旨。”

崇祯补充了一句。

他要是不强调一下,这道圣旨能在三天内送到东暖阁都算是快的了。

不是内阁办事效率低,实在是圣旨太麻烦了。

从拟旨到送到东暖阁起码得二三十道道审核程序,哪怕一句话觉得不合适都可能会被驳回重新写。

“行了,都散了吧,户部负责调粮的事情,刑部和礼部负责国子监学生的事情、

兵部负责摸清全国驿站和调兵事情、吏部和督察院负责陕西官吏欺上瞒下问题、工部负责修路修湖开垦及大行皇帝陵寝的事情,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除了京都必要的留守外,其余人等全部撒出去,对外敌情探查,对陕西境内官吏、粮商等探查。

督察院的监察御史动起来,将看到的情况如实上报,通政司将所有公文及时传递,各部最迟明天中午之前将计划送到东暖阁。”

“朕提醒诸位,锦衣卫全程监督,再出现欺上瞒下、贪污克扣的事情,朕不管不问,直接抄家灭族。”

“退朝吧!”

“还有,明天不上朝,各位抓紧时间。”

崇祯说完,不待群臣跪拜便下了九层平台,出了皇极殿。

众臣看了看,相顾叹了口气,随即缓缓的退出了皇极殿。

出了皇极殿后众大臣便开始奔跑了起来,不跑不行呀,皇帝催的急,若是完不成,真的要掉脑袋的。

回到东暖阁后,屁股还没坐热,王承恩就进来了:“皇爷,户部尚书郭大人求见。”

崇祯叹了口气:“让他进来吧。”

“臣郭允厚参加陛下。”

“郭爱卿平身!”

崇祯抬了抬手:“大伴,赐座、赐茶!”

待郭允厚拜谢后,崇祯道:“郭爱卿,朕知道你的来意,相信朕,朕不会拿我大明国运开玩笑的。”

郭允厚很是失礼的看着脸色严肃的崇祯久久不语,似乎是从这位年少的帝王脸上看出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后,王承恩轻轻咳嗽了一声,低声道:“郭大人,陛下面前,不可失礼。”

被惊醒的郭允厚立刻跪拜,被崇祯制止了:“郭爱卿,你只管安心去调粮的事情。”

“臣明白!”

郭允厚行礼后朝着门外退去,将要出门的时候,崇祯淡淡道:“郭爱卿,不要参与党争。”

郭允厚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随即默默离去。

崇祯记得,这位关心民众的疾苦,殚精竭虑,富民强国的户部尚书一生的污点就是在天启七年被迫参与了党争,现在陷的还不深。

这位户部尚书大人可是日后搞福王的重要人选,可不能被党争牵扯了。

郭云厚走后,崇祯坐在龙案前沉思了片刻后提笔给袁可立写了封信。

前晚陈德润私闯懿安皇后的寝宫,他原本可以压下来低调处理,毕竟这关乎皇家颜面。

但为什么当着众大臣的面搞的血粼粼的?

这就是给东林党和其他人一个信号。

只要东林党不傻,朝会上就一定会开始弹劾魏忠贤,或者弹劾阉党。

自己再稍加引导,阉党和东林党就能打个你死我活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东林党竟然没有弹劾魏忠贤和阉党,反而是弹劾客氏,也算是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了。

“魏忠贤,钱谦益弹劾的十八大罪状,你怎么看?”

听得崇祯问自己,魏忠贤出班了,给崇祯行礼后,道:“陛下,钱大人弹劾之事,臣也在身在其中,若是臣出言,有袒护嫌疑,于法不合,一切听从陛下发落。”

崇祯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他不想在此刻惊动魏忠贤,所以让魏忠贤做选择。

如果魏忠贤确认了钱谦益弹劾的是真的,那崇祯就能直接杀掉客氏。

如果魏忠贤不承认,那钱谦益他们肯定不同意,会继续弹劾,在满朝的舆论之下,崇祯也能顺理成章的调查客氏。

一旦调查,客氏必死无疑。

可这个老阴货竟然将皮球踢给了他,还表了一次忠心。

“钱谦益,你应该知道客氏的身份,他是皇兄的乳娘,按道理也是朕的长辈,

你这弹劾的十八大罪状,每一条都能将她凌迟处死十遍了,

如果朕调查之后,罪名不成立,后果不用朕说吧!”

下面的众大臣听着皇帝的话,心中都在暗自疑惑着。

首先皇帝的话透露的第一个信息是,他知道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争斗。

其次是,话里似乎在袒护魏忠贤。

这一会儿,别说是东林党了,连魏忠贤都有些迷糊了。

“陛下,客氏秽乱宫闱、谋害皇嗣、擅权乱政,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死不足以畏先皇,不死必将再次惑乱后宫,

大明如今风雨漂泊,后宫不平, 陛下怎有精力处理朝政,

陛下有尧舜之姿,万不可因为先帝饶恕如此罪大恶极之人,

臣……死谏,恳请陛下彻查客氏。”

钱谦益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皇极殿中回荡着。

“臣同意钱大人说法,臣也死谏,肯定陛下赐死客氏!”

“陛下,钱大人弹劾客氏的十八大罪状,乃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恳请陛下彻查,否则,臣就撞死在这皇极殿上,已经后来之人。”

右都御史曹于汴、吏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张凤翔等人也站了出来。

若不是现在的崇祯是后来的穿越者,知道史实,他差点就相信了眼前这些人就是大明的文人风骨了。

特别是督察院的那一群御史,个个都是个喷子,你可以打我,但是我就会骂你,他们饱读诗书,骂人都是引据论典。

御史是言官,设置的目的就是直言劝谏,多提意见,杀了言官只会让言官名垂千古,却让自己背负骂名。

当年朱太祖想招个女乐进内宫娱乐消遣,被巡视奉天门的御史周观政看到了,结果这位大佬,将传口语的太监一顿臭骂。

然后又上书将朱元璋一顿臭骂,朱元璋也只得安抚,并作出了保证,这位御史才没喷了。

鉴于朱元璋的作为,后面的大明皇帝就很少杀言官了,以至于这群言官都开始死谏了。

“你们这么说,朕可以理解为你们在威胁朕吗?”

崇祯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是怒是喜。

“臣等不敢,臣等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臣等问心无愧!”

钱谦益听着皇帝的话,心中猛然一突,但到了这一刻,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否则,以后他就是个笑话,这朝堂将再无他立足之地。

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跪着的五名死谏的大臣,整个皇极殿安静无比。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突然笑了:“好一个为江山社稷。”

不待众人松口气,崇祯下一句话将众人吓得魂飞魄散。

“既然你们死谏,那朕就成全了你们。”

“李若涟,将这群目无君父的东西拖到外面廷杖三十,朕倒要看看这群人是不是真的为大明社稷着想。”

“方正化,你亲自去,用心了打!”

皇极殿外当值的李若涟立刻带着数名锦衣卫进来,在钱谦益等人没有求饶前,直接就架了出去。

“陛下,廷杖三十,钱大人等人绝无生还的可能性,陛下刚登基就杀言官,恐伤及圣德,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从轻发落。”

“郭爱卿言重了,死谏死谏,以死明谏,既然他们有这个心思,朕只是成全他们,和圣德有什么关系?”

听着户部尚书郭允厚的求情声,崇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身前有方正化,殿外有自己提拔的李若涟以及他的心腹,白杆兵也开始进京,否则他还真不好下杀手。

众人听见崇祯对死谏的解释是以死明谏后,只觉得头顶上有无数匹草泥马奔过。

死谏的意思是冒死进谏,冒着死亡的危险进谏,也即是说可能会死,而皇帝说的以死明谏是用死来进谏,这是非死不可了。

这一刻,他们很想将皇帝的老师给提过来,问问他是怎么教的皇帝,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但随即众人醒悟了,不是皇帝理解错了,估计是故意的。

现在他们敢跳出来说皇帝说错了吗?

“昏君,朱由检,你就是昏君,你就等着后宫被客氏弄成跟先帝一样吧!”

“朱由检,你就等着你的皇子们被客氏、魏忠贤这***臣弄死吧,哈哈!”

“哈哈,昏君,我现在怀疑,客氏弄死先帝皇子是不是得到了你的授意,皇子们都死了,你才好继位……啊……”

……

皇极殿外惨叫声、怒骂声此起彼伏。

大殿内众人听的面无人色,钱谦益骂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若不是接受了崇祯的记忆,他差点都有这种怀疑了,毕竟兄终弟及这种情况太特么的诡异了。

“李若涟,朕要是再听见他们几个骂朕一句,朕砍了你的脑袋。”

崇祯话音刚落,外面只传来廷杖的砰砰声,只是片刻,李若涟走进了大殿。

“陛下,钱谦益等人已经死了。”

崇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出声道:“钱谦益、曹于汴等人目无君父,口无遮拦,居心叵测,藐视皇权,有辱圣恩,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家族现有出仕者一律革职查办,若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者,杀!”

“臣领旨!”

李若涟应声后离去。

众大臣惊惧,虽然没有抄家灭族,但这种处罚和抄家灭族没啥区别了,官场上有几个没贪的,朝廷没有了后台,家族垮台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殿内魏忠贤的阉党心中满是疑惑,搞不清楚皇帝是什么意思。

东林党的人则心中满是悲戚,自家领军人物被z干掉了,超乎他们的预料。

而且看陛下这意思,似乎会继续重用魏忠贤,那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

可不待众人猜测皇帝的心思,就再次听见皇帝的声音。

“诸位,既然钱谦益等人死谏了,还提供了证据,那即便客氏身份特殊,朕也需过问一下。”

“来人,传客氏当廷对质!”

上一篇:我成了六个萌宝大佬的团宠苏酥小包子+番茄热门小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辽ICP备2024029792号-1

本站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若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侵权联系2091954910@qq.com下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