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既然让她重活,她一定会让害她的人付出代价。玉萦心中浮现出许多谜团。前世临终前,宝钏说崔夷初无法生育。但崔夷初新婚一年,世子几乎没在京城,为何她早早确定自己...

老天爷既然让她重活,她一定会让害她的人付出代价。
玉萦心中浮现出许多谜团。
前世临终前,宝钏说崔夷初无法生育。
但崔夷初新婚一年,世子几乎没在京城,为何她早早确定自己不能生育?为什么那么着急把自己送到赵玄祐的榻上?
玉萦猛然一凛,留意到一个前世不曾留意的细节。
她是处子之身,清晨宝钏扶她去侧室时冲洗掉了身上许多血迹。
榻上必然已染血。
赵玄祐比她先起床,纵然帐中昏暗,但只要他去冲凉,一定会看到他身上沾上的落红。
难道他不会觉得奇怪,为何妻子会落两次红吗?
崔夷初阴险毒辣,布置周全,怎么可能留下这么大的疏漏,除非……她特意让赵玄祐看到玉萦的落红?
玉萦的心剧烈跳了起来。
莫非崔夷初并非处子?!
所以赵玄祐一回来,她急不可耐地把自己灌药送去,故意留下初次行事的痕迹。
只是此事实在难以置信。
崔夷初堂堂公府嫡女,出嫁前就失了身?
她越想越深,想法却越来越坚定。
崔夷初是公主伴读,品貌双绝,以她的身份就是王爷都能嫁,京城里那么多王孙公子,偏她选择了常年在外领兵的赵玄祐。
侯夫人过世多年,老侯爷一身伤病在外养伤,京城侯府里只有一位足不出户的老太君,定然对她一无所知,更不会知道她的风流韵事。
倘若赵玄祐知道她成亲前就失了身,她一定会完蛋。
怎么样让赵玄祐对她起疑呢……
玉萦咬唇,想要借助赵玄祐的力量对付崔夷初,光是知道她的秘密还不够,必须得到赵玄祐的宠爱。
想起昨晚的情景,玉萦多少有几分信心。
至少……赵玄祐迷恋她的身子,并非全无机会。
昨夜玉萦疲乏至极,困倦至极,也饥渴至极。
想了这么多,玉萦都饿疯了,将食盒里的东西一扫而尽,等放下碗筷,重新梳洗了一遍,正想着去问出府的事,宝珠推门进来了。
“歇好了?”宝珠依旧是和颜悦色的模样,像极了好人。
玉萦道:“我能出府了?”
“就是来喊你的,可巧崔荣要去帮夫人采买胭脂,他驾车送你去云水庵。”
“坐侯府的马车出去?怎么使得?”
玉萦看起来受宠若惊,宝珠暗笑她愚蠢,温和的说,“出府坐马车算什么?夫人特意吩咐了,明面你还是花房丫鬟,私底下吃穿用度按通房的待遇给。”
说着,宝珠拿出一个钱袋子,递到玉萦手上:“不是着急拿钱给你娘看病吗?这是通房的月例银子,这月就支给你,夫人补给你的,不从公中出,到发钱的日子你还能拿花房丫鬟的份例。”
按侯府规矩,通房一月能有二两银子,比宝珠这样的一等丫鬟还多一倍。
玉萦为了给娘治病,早就身无分文,这二两银子可太重要了。
“夫人的大恩大德,实在无以为报。”
“通房算什么,若你能为世子生下一子半女,抬了姨娘,一月便有五两了。”
听着宝珠给自己烙的大饼,玉萦觉得想笑,又明知故问:“夫人没生下嫡子,我怎么敢想这些?能给世子做通房已经知足了,对了,是不是夫人会赐我避子汤?”
刚才那一食盒吃食都掺了坐胎药,怎么会给她避子汤?
宝珠的眸光闪了闪,含糊道:“别胡说,夫人心胸宽广,巴不得侯府能多开枝散叶,等会儿去了云水庵,多给自己上炷香求子吧。”
“真的?”
“当然。”
玉萦冷笑不语。
不过宝珠片刻失态后,很快神色恢复如常,笑着跟玉萦闲话几句,叮嘱她早些回府便离开了。
玉萦收好银两,从侯府侧门出去,见一辆青帷马车停在那里等候。
“你是玉萦?”马车边站着个小厮,正是崔夷初的陪房崔荣。
“是。”
“走吧。”
崔荣看起来二十多岁,身形干练,等着玉萦上了马车,很快驾车往云水庵去了。
云水庵位于城西一处偏僻镇子上,庵中住持慧静法师出家前是位医女,她用庵里香火钱盖了一座善堂,收留无处可去的女子,供给粥饭和劣药。
下了马车,玉萦见崔荣紧紧跟着,知道定然是宝珠叮嘱过,她没有多说什么,径直往庵里走去。
庵里的尼姑都是眼熟玉萦的,见她来探望母亲,和气地将她领到了善堂。
善堂不大,挤着住了二十多人,每人只得一张木板当床。
玉萦的娘亲躺在最里面,如同上次玉萦见到时一样,一动不动,形同枯槁。
“娘。”玉萦跪坐到娘亲身旁,眼泪涌了出来。
善堂里不少都是玉萦娘亲这样垂危的妇人,无家可归,一病就没了生计,只能等死。
周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玉萦瞥见崔荣在捂鼻子,故意坐在木板床前抹泪,眼看着崔荣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起身出了云水庵。
“善堂里都是女眷,你在这里怕是不方便,那边有个茶铺,要不你点两个菜吃着,我得给娘抓药煎药,还得好一会儿呢。。”
崔荣当然不想在云水庵里呆着,只是宝珠吩咐要盯紧玉萦,他便有些为难。
玉萦见他犹豫,拿了足足的酒钱给他,这才打发了他。
待崔荣进了茶铺,玉萦这才去了镇上的医馆。
今日出府,并非全为了探望娘亲,而是为了解决一个更急迫的麻烦。
若她什么都不做,再有一个月就会有身孕,她会被崔夷初立即送到娘家的庄子上去,到那时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玉萦给自己配了一个提神醒脑的香囊,又配了几副避子药,那大夫见玉萦年纪小,一开始还不乐意给,亏得玉萦身上银子多才拿到,回到云水庵理解给自己煎了服下。
这趟出门,为的就是避子药。
至于娘亲,她的病不是庸医和劣药能医治的。
玉萦给足了香火钱,将娘从暗无天日的善堂挪到了旁边的禅房。
离开时,玉萦回头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娘亲,暗暗发誓,下一回来云水庵的时候一定会带娘去看名医。
玉萦并未在云水庵停留太久,往回走的时候,她央求崔荣带她去一趟码头。
崔夷初让她在正院后头打理花草,分明就是想将她跟其他人隔绝开。
这回她借着探望娘亲之名得以外出,下个月能不能外出还未可知,她必须先在侯府之外有一个能接应她的人。
看着崔夷初面色铁青,玉萦一副做错事害怕的模样,苦苦哀求道:“奴婢当时只是随口一应,若是不妥,夫人再去找世子说说,改了主意应当也无妨的。”
“行了,回屋呆着吧,夫人要怎么做与你无关。”宝珠看得出崔夷初的心情已经差到极点,玉萦杵在这里只会让她更难受,赶紧打发了为妙,眼不见为净。
玉萦听着宝珠的话,有了些许不祥的预感,当下不敢再言,起身朝崔夷初福了一福便离开了。
回了耳房,玉萦不禁有些苦恼。
崔夷初的眼神、宝珠的话语,种种迹象表明,她们对自己起了疑心。
玉萦就着茶水吃了避子丸药,苦恼归苦恼,这会儿也是真的困了。
上榻睡过,再起身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走到窗边听到外头两个小丫鬟说宝钏宝珠跟着崔夷初回了娘家,今日正好可以偷懒。
玉萦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崔夷初突然回娘家,只怕是去找兴国公夫妇商议什么毒计,那对夫妻可是老奸巨猾的。
从崔夷初的位置来看,这一世与前世最大的差别是赵玄祐见到了的自己。
在她的计划里,赵玄祐绝不能知道玉萦的存在,至少是不能见过她。
其实这也在玉萦的意料之外,按本来的计划是背着崔夷初偷偷与赵玄祐接触,让他慢慢感觉到自己才是夜里陪他的人。
但现在两人意外撞见,崔夷初和玉萦的计划都被破坏了。
她会怎么做?会对自己下手吗……
不能坐以待毙了!
崔夷初突然回娘家一定会有所动作,她必须提前应对。
打定了主意,玉萦坐到镜子前,仔细上了妆。
除了寝衣,她没有华丽的衣衫,也没有值钱的首饰,不过做戏做全套,妆奁里的香膏胭脂都是跟崔夷初一样的。
没有华服明珠装扮,只能在妆面上多做文章。
玉萦的肌肤原本就白净柔腻,不施粉黛亦无半点瑕疵。
此刻她薄薄敷了一层桃花粉,唇间略涂了口脂,整个人便娇艳了起来。
她是丫鬟,不可能穿着崔夷初的衣裳跑出去,想了想,玉萦解了腰带,重新为自己束腰。
本就是黄蜂细腰,这么一勒紧,腰身更是盈盈欲折。
对着镜中的自己端详片刻,玉萦起身在屋里转了一圈,看着没什么不妥了,悄悄推门出去。
院子里只有几个洒扫的丫鬟婆子。
宝珠宝钏果然跟着崔夷初回娘家去了,周妈妈想是在哪一处管着事。
玉萦不躲不藏地往外走,果真没人管她。
出了流芳馆,她便径直往赵玄祐的书房泓晖堂走去。
说是书房,其实泓晖堂在侯府的中轴上,连接着前院,也承接着后宅。
赵玄祐既在这边处理政务、看书,也在这里会客接待。
倘若他没有出府,定然是在泓晖堂。
有别于流芳馆的雅致秀丽,泓晖堂地势开阔,气势恢宏。
不止如此,这里守卫森严,门口便站着六个护卫,这根本没办法混进去。
玉萦有些泄气,精心打扮了一番,莫非连赵玄祐的面都见不着?
思忖片刻,玉萦走上前道:“请问元青在吗?”
“什么人?”护卫看她面生,语气也不大好。
“我是流芳馆的丫鬟玉萦,夫人有事吩咐,让我交代元青几句。”
元青是世子近卫,原本世子夫人也是指派不上的,但近来侯府里人人都知道世子跟世子夫人如胶似漆,护卫见状,便进去为她传话。
没多时元青跑了出来,瞥见玉萦愣了愣。
之前见她都是素面朝天的模样,今日盛妆而来,自是不同寻常。
元青忽然觉得,即使以美貌著称的夫人,在玉萦跟前也相形见绌。
“玉萦,夫人有什么吩咐?”
玉萦示意元青走到旁边去,小声问:“世子在书房吗?”
元青年纪虽小,也不傻,听到玉萦这么关心世子,不禁反问:“夫人到底有什么吩咐?”
玉萦并不慌张,婉婉道来:“夫人离府时交代,说花房里近来新培植了些茉莉,开得正好,想着茉莉淡雅,摆在泓晖堂正合适,若是世子这会儿没在,我把花搬过来,免得打搅世子。”
她早就想好了说辞。
崔夷初不在侯府,赵玄祐无法向崔夷初求证说辞,晚上侍奉的时候再提两句茉莉花便可圆过来。
“如此。世子这会儿在看书呢,”元青挠头想了想,往常赵玄祐看书不会拘着底下人做事,遂道,“你这会儿把花搬来吧,手脚轻些就成。”
“好。”
玉萦回了花房,对管事婆子说泓晖堂要一些茉莉花,管事婆子虽有怀疑,可玉萦如今得了夫人的器重,进出流芳馆,宝珠特意吩咐过叫自己不必管她,于是没有多说,由着玉萦在花房里挑挑拣拣,又让花房的家丁帮忙搬花。
因是特意想在泓晖堂里逗留,活儿当然不能做得太快,等到家丁把花盆放在院子里,玉萦将他们都打发回了花房。
“就你一个人能行吗?你搬得动?”元青见着一地的花盆,忍不住问道。
“不是说世子在看书吗?人太多定会吵着他的,搬花盆算什么,别小瞧我。”
说着玉萦蹲下身,麻利地搬了一盆茉莉放在走廊的台阶下。
她看着瘦弱,可打小跟在娘身边干活儿,力气并不小。
元青见状笑了笑,也没有管她,自去屋里忙活去了。
玉萦把正屋前的花盆摆好,围着院子转了一圈,很快看到了赵玄祐的书房。
夏日天热,窗户全都大开着,只放下窗纱遮挡蚊虫。
赵玄祐长得高,即便坐在那边,玉萦也能清楚看到他半截身子。
他是武将,平常都是气度冷厉,不怒自威。
此刻他穿着件天青色锦衣,手里又捧着一卷书,通身的气度便柔和了许多,不似武将,更像个气度清举的书生。
玉萦只是瞥了一眼,欣喜漫上心头。
难得崔夷初不在府,又借机进了泓晖堂,必得好好把握才行。
玉萦深吸了一口气,迅速挪开目光,没有在赵玄祐的窗前停留。
她认认真真地查看摆放花盆的位置,确认过后,挽了袖子把茉莉花端过去,再逐一擦拭叶片、修剪枝芽。
到花房做活儿的第一日,教玉萦做事的老妈妈就说过,移花最是不能心急,要先缓缓松土,才不会伤到花根。
如今赵玄祐喜欢着顶替崔夷初身上的自己,要把这份喜欢顺利移植到自己身上并不容易。
她不能心急,更不能跑去赵玄祐跟前搔首弄姿。
她只需要出现在他的周围,淡淡、淡淡地松土。
“怎么走路的?冲撞了世子不知道?”
玉萦微微一愣,将怀中的紫薇放得低一些,这才看到眼前站着个青衣小厮,十五六岁的年纪,脸上还带着稚气。
小厮身后,有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隐在夜色中。
虽然看不清长相,但一看那轮廓,便知是赵玄祐。
她在帐中见过太多回了。
赵玄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条小路是侯府粗使丫鬟婆子才会走的地方,搬花运菜不说,各房的恭桶都是走这条路送去清洗。
玉萦不及细想,低头朝他福了一福:“奴婢给世子请安。”
声音清亮,又夹带着一丝软糯,赵元祐没来由地觉得有些耳熟。
“你哪个院的?”
“回世子的话,奴婢是在流芳馆做事的。”
听到是流芳馆的丫鬟,赵元祐上前走了几步,挡在玉萦身前的小厮忙退到一旁。
玉萦适时抬起头来,目光正好与赵元祐相撞。
白日里绞尽脑汁思索怎么勾引他,没想到竟在此处遇到。
“世子。”玉萦抱着紫薇花上前,再度屈身朝赵玄祐一拜。
赵玄祐居高临下地瞧着她,多少有些惊讶。
今晚是个晴夜,月光如洗,给安静的靖远侯府铺上一层淡黄的薄纱。
月光下的少女眉目如画,与怀中抱着的鲜花一般娇柔,薄薄的衣衫穿在身上,随着夜风摇曳,愈发显得娉婷婀娜,楚楚动人。
她的五官轮廓与崔夷初有几分相似,但丝毫不输以美貌扬名京城的崔夷初。
崔夷初是清冷的、纤细的,她却是妩媚的、婀娜的。
在这样的月色下,她这一抹媚色似乎更显出众。
不过,赵玄祐久经沙场、铁石心肠,怎么会为美色轻易迷惑,他只是有些奇怪,这丫鬟不仅模样像夫人,连这颤颤巍巍说话的声音,听起来都有些耳熟。
“你叫什么名字?”
“玉萦。”
崔夷初添置的丫鬟都是用钗环玉宝来起名的。
她垂眸,委屈巴巴地解释道:“奴婢方才只顾着走路,未曾见到世子,冲撞了世子,求世子饶了奴婢这一回。”
赵玄祐堂堂世子,在外领兵打仗杀伐果断,自是犯不着为这点小事置气。
何况这也怪不着这玉萦,今日他应酬回来,有几分醉意,困得厉害吧,这才贪图近路,从下人们进出的侧门进来了。
只是玉萦的模样与夫人有几分相像,尤其是求饶的声音,愈发赵玄祐忍不住回味起那一夜的滋味儿。
夜风一吹,他酒醒了几分,莫名躁动起来,挥了挥手不再说话。
“下去吧。”
“多谢世子。”玉萦抱着紫薇花默默退到一旁。
赵玄祐领着长随径直望去走去,待他走得远了,玉萦也并未跟上。
看他去的方向,应当是流芳馆。
若一前一后进去,崔夷初定然知道他们见过了。
想了想,玉萦索性转身往花房走去。
“爷不是说今晚歇在书房吗?”长随见赵玄祐大步流星走向流芳馆,忍不住好奇地问。
赵玄祐不置可否。
今儿他在王府里喝得多了些,身上带着浓浓酒气,原本是想歇在书房的,但现在嘛……他只想尽快见到崔夷初。
这一趟回京,夫人实在给了他太多的惊喜,这桩婚事果然还是对的。
靖远侯年轻时受过伤,落下了很严重的病根,因此他对赵玄祐寄以厚望,在赵玄祐十岁的时候便把他带到了军营,让他跟自己的老部下熟悉,手把手地教他武功和兵法。
等靖远侯夫人过世,靖远侯的身体亦再也支撑不了繁重的军务,年仅十五的赵玄祐挑起大梁,连立战功,稳住了侯府的权势,也因此耽搁了婚事。
等到祖母来信说想为他求娶京城第一美人崔夷初,他并无异议。
赵玄祐极少呆在京城,男女有别,他并未见过崔夷初,但祖母既然说好,想来是极好的。
只是他因为军务繁忙,直到婚礼前十日才回到京城。
他自觉愧对崔夷初,于是将聘礼多加了一倍。
新婚夜,当他挑起新娘红盖头的那一刹那,果真见到了一个清雅灵秀的美人。
只是美人柳眉微蹙,眼眸间有一抹淡淡的忧愁。
她起身朝赵玄祐盈盈一拜,说自己前两日得了风寒,病得厉害,洞房花烛夜怕是不能侍奉夫君。
赵玄祐虽是武将,但并非粗鄙之人,纵然心中失落,也知道体恤妻子,陪她三日回门后,他便奉兵部调令前去平乱,一去就是一年。
直到昨日回京,他才跟自己的妻子圆房。
光是这一晚的缠绵,已将赵玄祐过去一年的不满情绪一扫而空了。
“爷?”见赵玄祐出神地想着什么,长随忍不住问。
赵玄祐一言不发快步离开。
流芳馆内,崔夷初刚洗过脚,正在喝安神汤,守院门的婆子见赵玄祐站在了门前,想着周妈妈的交代,忙高声通传“世子来了”。
赵玄祐微微蹙眉,面色不虞。
流芳馆里丫鬟婆子感觉一惊一乍的,早上他过来时也是这样在院里大声喊,像在防着他似的。
赵玄祐大步朝屋里走去,进了内室,见崔夷初穿戴齐整地迎了出来。
“爷回府了?”崔夷初的眼神十分惊讶,但谈不上什么喜色。
对上这个眼神,原本兴致勃勃的赵玄祐多少有些扫兴。
不过既是存了好好做夫妻的心意,他依旧坐到了崔夷初的身旁,沉下声音“嗯”了一声。
崔夷初这会儿稳住心神,已经瞧出他不大高兴,遂蓄了笑意,柔声道:“世子出门得晚,还以为要夜深才能回呢。”
这句话一出,赵玄祐的目光稍稍缓和:“宴席上酒喝得多,这会儿有些饿了。”
“我这就让厨房送过来。”
崔夷初说着起身,赵玄祐伸手拉住她:“让丫鬟去就好,何必你亲自去?”
“世子难得回京,我当然要事事操持,厨房余妈妈是我从公府带来的,手艺极好,我打小就吃她做的菜,世子也尝尝?”
赵玄祐松了手,崔夷初垂眸一笑,起身往外走去,宝珠低着头跟在她身边。
走到廊下,崔夷初吩咐丫鬟给赵玄祐煮一碗醒酒汤,又低声道:“给玉萦也煮一碗安神汤,随时听差。”
宝珠眸光闪烁,崔夷初察觉到异样,蹙眉问:“怎么了?”
“院里花有些枯了,玉萦这会儿在花房忙活呢。”
“不是让你……”
崔夷初淡漠的脸庞上顿时浮出怒意,见宝珠低着头,忽而明白过来,等到宝钏走上前来时,抬手便是一巴掌。
“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