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故事>

古典情劫,女皇的摄政诱惑番外畅销巨作

2025-06-03 19:49:58人气:0编辑:翻土豆儿花迟

相传一名叫卢生的书生,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在邯郸一家客店中遇见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吕翁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睡觉。卢生在梦中娶了名门望族的妻子,中了进士,一路...

古典情劫,女皇的摄政诱惑番外畅销巨作
相传一名叫卢生的书生,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在邯郸一家客店中遇见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吕翁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睡觉。卢生在梦中娶了名门望族的妻子,中了进士,一路高升做到宰相,享尽荣华富贵,子孙满堂,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然而一觉醒来,发现一切如故,店主人煮的黄粱饭还没熟。

杨炯回想起前世《枕中记》关于黄粱一梦的传说,此时此刻心中恍惚莫名。

作为一个三十岁的燕大历史学博士生,在图书馆苦熬了三个通宵准备毕业答辩,谁能想到竟然会过劳猝死,穿越到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身上。

看着湖水倒映出的一个乌青熊猫眼的少年人,杨炯就觉得这一切过于荒谬。

“哎~~~!”杨炯哀叹一声心中腹诽,答辩是是答不了一点了,大便还差不多。

“少爷,少爷,你在这干吗?”一个青衣少年从廊道跑到湖边气喘吁吁道。

“还能干嘛?我准备跳湖”,杨炯没好气回道。

“啊?少爷,可使不得呀,你前几天刚被救上来,若是再以死相逼,老爷肯定会打死你的!”少年一脸担忧,慌忙拉住杨炯的胳膊

“阿福!我问你,我爹真是那当朝左丞相吗?”

“是呀?少爷为什么这么问?要不我再去叫大夫给你开几副药调理?”阿福试探性的问道。

杨炯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你说,我是他亲生吗?不会是私生子吧?”

“少爷莫要胡说,咱们有宗族家谱的!相府只有你一个嫡子。少爷你真没事吧?”阿福一脸担忧道。

“那我问你,你见过哪个亲爹往死里打亲儿子的?”杨炯说完,用力甩开阿福的手,恨恨出声。

阿福看着杨炯那乌青的熊猫眼,一脸愁容,欲言又止的模样让杨炯看着就心烦。

“有屁就放”,杨炯说着朝湖中的揽月亭走去。

阿福赶忙上前扶住杨炯的手臂,嘀咕道:“少爷,你说你干嘛编排九公主呀!”

“我哪知道她一个公主在禁足期间还敢女扮男装去勾栏找我撒气呀”

其实杨炯穿越过来时就已经融合了记忆,只是自己刚来就被一个姑娘朝着眼睛梆梆就是两拳,正在他懵逼的时候,紧接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幸亏皇城司来的及时,不然他指不定就死在春江楼了。

遍体鳞伤的自己被送回来后,海量的记忆冲进杨炯的脑袋,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正在懵逼的杨炯,与刚下朝的老头子撞了个正着。这下好了,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

慌不择路的杨炯一头扎进了丞相府里的落月湖中。气的大华开国左丞相杨文和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命令家臣把杨炯拖上来后,亲自执行家法,打得杨炯哭爹喊娘,直接晕死了过去。

三天后,彻底融合记忆的杨炯越想越气。

娘希匹的,前身嘴欠,关老子什么事?老子刚来就被一顿毒打,还是被一个十七的姑娘打得还不了手。这要是被穿越界同仁知道,他这辈子都抬不起头,一想起这杨炯就恨的直咬牙。

这三天杨炯思前想后,也算是把这事捋清楚了。

自己的娘亲和皇后从小就是闺中密友,相约以后两人的孩子互相结亲。时值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这事也就暂且搁置,全当是闺中戏言。

后来弘农杨氏的老爹娶了陈郡谢氏的老娘,二人一同跟随当今陛下问鼎天下,成了从龙之臣,老爹顺理成章官至梁国公,左丞相行尚书事,位极人臣,贵不可言。

生在这个家庭,自己到了适婚年龄,婚事也由不得自己。可前身从小被老娘骄纵惯了,十七岁的年纪,整日流连勾栏瓦舍。更是放出豪言要阅尽长安花,好死不死这小子的那点才学全用到了淫词艳曲上。

一首首的淫词经过青楼姐姐们的口传遍长安。什么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更是有好事者给他冠上了“长安探花郎”的名号。

以前身的家境,皇帝为拉拢勋贵,尚公主是早晚的事,况且原主还少有才名。

可世事无常,原主十五岁那年,遇到了他的表姐,陈郡谢氏女谢令君,一时间惊为天人,展开了舔狗式的追求。

谢令君不堪其扰,在上元诗会上,当着长安众多年轻勋贵的面说出了:就算是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语。一时间原主成了当年最大的笑料。

长安民风淳朴,为了让原主重拾信心,给原主起了个“活郎君”的名号。既然那谢令君说死都不嫁你,不就是要活着嫁给你的意思吗?

原主还是有点脑子,知道自己是被做局了,身后之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丞相府因为此事也跟着成了笑柄。

丞相一怒之下禁足了原主半年。原主自此开始流连花丛,一蹶不振。“长安探花郎”的名号就是在这一年中闯下的。

既然皇后多年来未提及婚事,那肯定是看不上他这个“活郎君探花郎”女婿,怎么就突然召他娘入宫,暗示要丞相府尚九公主呢?

原主在得知这件事后,在青楼破口大骂。

好巧不巧正碰上了刚进门的九公主,九公主也是个有种的,二话不说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皇家马上得天下,对皇子皇女的教育向来严格,九公主还略懂些拳脚,原主一个花丛老手一时间也崴了泥。

回想起来,也怪不得原主气急败坏。实在是这九公主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起这九公主也是长安一大名人,有着“玉面小孟尝”之名号。

据传这九公主生性刁蛮,好男色,家中面首三千。最有名之事莫过于同新科状元陈行在曲江池湿身共浴。虽然,事后皇帝查实是二人失足掉入曲江池,并未有所谓的“共浴”之举,并且把造谣的二十三人全部拉去问斩,新科状元也发配到岭南做了一个县令。可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皇帝的这些做法在外人看来更像是有意遮丑。

此事也不知怎的一夜之间传遍京城。

据说,皇后大发雷霆,在立政殿骂了众皇子公主两个时辰。太子、嫡长公主被以未行兄长之责的名头罚奉,各禁足三个月。当事人九公主更是被行以家法,打的皮开肉绽。

此事过后,九公主仿佛变了个人,在公主府大宴宾客,与众多太学生交游,吟诗作赋,野外射猎。

皇后知道后气的卧床一月有余,幽默的长安市民,赐九公主以“玉面小孟尝”名号,暗讽她荒淫无度,破坏纲常。

一时间他“长安探花郎”与“玉面小孟尝”家喻户晓,风头无两。一想到这,杨炯的脸就直抽抽,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阿福一脸无奈:“少爷,那你也不能说公主水性杨花呀,她毕竟是公主,大庭广众的被你这样说,还能善了?”

“我没说”杨炯瓮声瓮气道。

转头迎上了阿福无语的眼神,仿佛在说:“少爷,我就在旁边,我又不聋,你说没说我能不清楚吗?”

杨炯也是有苦说不出,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来的吧,那他估计会被认为脑子被打坏了。

杨炯无奈的转过头,余光扫到了阿福微微佝偻的身躯,微微皱眉。

这个老管家儿子,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后来做了自己的书童,因为自己胡闹没少被管家打,看他躬着的背,想来也是被管家家法伺候了。

“上药了吗”

“没事,少爷,这次我特意去马三宝那弄了些金创药,一会你也上点,听他说是当年从西域大食商人手里弄来的,效果比仁善堂的白药都好”,阿福冲着杨炯挤眉弄眼道。

“你呀,家里啥好药没有,你去招惹他干嘛”杨炯对这个马三宝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跟着老爹东征西讨的亲卫家臣,常常护在老爹左右。

这马三宝每次见到原主都是一副死人脸,搞得原主对他也没好脸色。杨炯知道阿福去找马三宝实际上是为了打探消息,马三宝经常跟随老头子左右,这其中的关窍可能知道一二。

阿福上前一步:“少爷,你知道为啥皇后现在和夫人提尚九公主的事吗”?

“少卖关子”杨炯笑骂一声

阿福讪讪一笑开口道:“辽国使团要进京了,他们这次来的目的是与我们大华重续盟约共同对付金国,刚得到的消息,辽国使团主使是大皇子耶律光,副使是辽皇最小的儿子耶律倍,看来和亲之事他们是时势在必得,不然也不会排辽皇最器重的两位皇子前来。”

“辽国要求娶九公主?”杨炯疑惑道。

“应该错不来了,不然皇后为何要这么急着叫咱们相府尚公主?估摸着是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北上吧。”阿福分析道。

杨炯暗自皱眉,望着远处的湖水出神,心中暗自思量,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杨炯根据前身的记忆得知,这个世界历史与原来自己学的历史可谓千差万别。

天下大势,北方有辽金西夏并立,自己所在的却并非宋朝,而是一个叫华夏的王朝,皇帝也非赵姓,而是李姓。并且从原主那里还知道好像极西之地还有大食,拜占庭,极南之地还有南诏,孔雀王朝等。知道这些后,杨炯简直一整个大无语,合着自己穿越来唯一的金手指,历史学算是越等于无了。

大华王朝完成中原统一已经三十一年,国力上蒸蒸日上,开国君臣励精图治,以实现大一统为目标,与北方各国时有小规模战争。目前只是维持着斗而不破的微妙平衡,只是最近金国蠢蠢欲动,在与辽国最近的冲突中频频获利,辽国大概是疲于应付,故而把眼光投向了大华,才有了和亲的说法。

可问题就在于,辽国要求娶公主怎么也轮不到九公主呀。

当今陛下5子10女。嫡子3人,嫡女4人,皇帝与皇后的嫡女都还未嫁人。

嫡长公主李漟,字素心。

天生聪颖,过目不忘。从小被皇帝带在身前,协助处理政务,耳濡目染下,行事果决,性情刚毅,深得皇帝喜爱。

民间一直盛传,一次皇帝醉酒,曾叹息:“吾儿素心为何不是男儿身?”也正因为如此,嫡长公主虽已是二十的年纪,皇帝还未选出满意的夫婿。

说起来这嫡长公主在皇家排行第二,因为是皇后嫡出,理政多年,在朝中党羽众多,私下里大臣称之为“贤”公主,在一众皇子皇女中颇具长姐威望。

嫡三公主李潆,字承春。

三公主出生时天降异象。皇家芍药园一夜之间百花齐放,万千芍药争奇斗艳,一时间成为胜景。皇帝龙颜大悦,给尚在襁褓的三公主直接取字‘承春’,意为:承得春天全部的恩宠,可见对其之喜爱。

说来奇怪,三公主从小就不哭不闹,很少说话。少时也没有表现出像嫡长公主那样的聪慧。或许是上天不忍让明珠蒙尘,三公主一次在御花园玩耍,恰逢皇帝与刑部尚书谈论临安税银空账案。

三公主从旁发表了一些看法,官家一时觉得有趣,就让其跟着刑部官员去临安彻查。三公主一到临安可谓如鱼得水,手段尽出,临安官场被三公主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朝臣们听到刑部官员的汇报,赶紧上书把三公主召了回来,生怕这小杀人激出官变。如若不是皇帝力保,三公主可能早就被朝臣想办法嫁出去了。官家经此,仿佛发现了三公主的天赋,于是把内卫划给她管理。

内卫是皇帝的特务机构,掌内外情报,可侦缉百官,善谍报暗杀,朝野一时间噤若寒蝉,生怕哪里不慎惹怒了这位杀神。

细数下来,我要是辽国太子耶律光,绝对会选上面这几位天之骄女,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足够合适,为何是那名声烂大街的九公主呢?

阿福见杨炯望着湖水发呆,出言道:“听说是陛下有意送九公主和亲,皇后前去说项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才想出将九公主嫁到相府的主意吧。”

杨炯没有说话,而是倚着亭子的柱子,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陷入了沉思,想了很久也没什么头绪,出言道“陛下那里有什么说法?”

“还没有,少爷卧床这三天,只听说陛下派了梅花部日夜看着九公主,朝中大臣也没提此事。老爷今日上朝估计陛下会谈及此事,毕竟辽国使臣这几日就会抵京,皇后也不会罢休的。”

“什么时辰了?”

“快酉时了,老爷现在还未归,可能就是被陛下召见了”阿福猜测道。

“嗯,去我爹书房等他吧”杨炯转身朝内院走去。

杨炯一个人立在书房外,等着老爹下朝。

天色渐晚,不多时,一个身材中等,面容刚毅的中年人进入了他的视野。杨炯细细打量来人,和记忆中的老爹印象渐渐重合,本想打个招呼,可是又不知如何开口,一时间也是立在原地。

左丞相杨文和看了一眼这个让他头大如斗的儿子,冷哼一声:“滚进来”说着率先进了自己的书房。

杨炯跟着自己的便宜老爹进了书房,找了一个靠近门口的位置,看着坐在书桌后的老爹等着训话。

杨文和坐下后,盯着自己这个儿子一言不发。杨炯同样看着这个左丞相老爹,不知道他这是搞得哪一出。过了不知道多久,杨炯实在是顶不住了,赶紧上前拿起茶壶给老头子倒上一杯茶谄媚道:“爹,上朝辛苦了”。

被一个当朝丞相注视,还是一个随时都能家法自己的老爹,他实在没什么勇气去硬刚正面。

“哼,你能不能给我省点心”杨文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老爹,这事也不能全怪我呀,我也没想到那九公主那么虎”

“你还好意思说!一天天的口无遮拦,还怪人家打你”杨文和虎目一瞪,把茶杯重重的拍在书桌上。

杨炯看着老爹又要炸毛,赶紧跑过去,摸着老爹的肚子上下拂动“老爹别生气,别生气,都是孩儿的错”

“你给我站好!一天天的没个正形,都是你娘惯的你”杨文和打开在自己肚子上作怪的手,瞪了一眼。

“嘿嘿”杨炯一看老爹这样,赶紧跑回原来的位置站好,等着老爹的训话。

原主的记忆中,平时前身就是这么跟这个老爹相处的,要说这个丞相府最宠他的并不是他的娘亲,而是这个看似严厉的老爹。自己那个娘亲再怎么宠也不能把原主宠成这个无法无天的样子。

事实上,每次闯祸都是这个老爹给擦屁股,末了也就骂两句完事。而她那个娘亲有事是真打,记得原主招惹了花魁找到丞相府,他娘亲打了他一顿还不解气,硬是让他在祠堂跪了三天才罢休。

而这个老爹自幼饱读诗书,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儿子年少时素有才名,老头子也是满眼的骄傲,听人吹嘘自己的儿子也是满脸笑意。后来因为谢令君的事,原主流连青楼。

老头子也只当原主为情所伤,没有多说什么,倒是自己的亲娘,每次都派人把自己抓回来。这几年自己的花名传遍长安,老头子也只是训斥一二,这次亲手行家法,看来是真的生气了。

“陛下今天下朝和我闲谈,有意让咱家尚公主,你怎么看?”

“娶九公主?”

“不是九公主,是娶大公主。”杨文和淡淡道。

大公主李淑,今年二十四,在这个时代妥妥的大龄剩女。大公主非嫡女,是皇帝与王家女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在众多皇子皇女中排行最大。这也是为什么皇家没有二公主的原因,因为嫡长公主李漟就是皇家的第二位公主,又是嫡女之长,故称之为嫡长公主。

大公主的母亲宸妃姿容绝艳,天下闻名,后被琅琊王家作为政治投资,嫁给了当时还未起事的皇帝李乾元为妻。

开国后,议定皇后期间,王家女因病薨于后宫之中,从发病到离世只有三天。只留下一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李淑。后宫波谲云诡,步步危机,具体发生了什么原主也不清楚,这些也只是明面上的消息。

随着大公主成年,姿容承其母,有长安第一美,仙公主的称号。官家感念其母,思虑再三。赐婚于天波府杨家长子杨昭,双方还在合婚阶段,辽国大军进犯北部边境。

杨家长子杨昭以神符卫大将军之职随军出征,婚礼的进程也就停留在合婚阶段。战争持续了十个月。由于西夏和金国蠢蠢欲动,华辽两国不得已以议和终止战争。

谁知就在大华军队撤离时,西夏先锋军在哈拉河口设伏。双方展开激烈的遭遇战,杨昭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带领神符军死战不退,最终死于乱箭之下。

军情传回长安,朝野震动。长公主身披白孝前往天波府祭奠,仁义之名传遍天下。皇帝感其行,赐“宸”公主号,开历朝历代公主封一字尊号之先河,为天下所称道。

杨炯搜索着记忆中关于“宸”公主的信息,也是对这个奇女子满是钦佩。在这个时代,还未出嫁,即以人妻之礼祭奠,无愧于仁义之名。

“爹,我娘不是说皇后有意让九公主嫁入咱们家吗?怎的陛下的意思是长公主?”

杨文和扫了一眼杨炯:“废话那么多,你想娶谁?”

“我谁都不想娶。大公主仁义之名传遍天下,她当初为杨将军戴孝,估计也不会再嫁。若陛下执意如此,很难想象长公主会做出什么来。再者,家里族老也不会同意我娶非嫡公主的。九公主,我就更不想娶了,名声和我一样臭,还有暴力倾向,最重要的是,如果娶了九公主,不就是表明我们站在了皇后一边了。帝后选边站可不是一个好决策。

“人言不可信,九公主的事没那么简单,以后别再口无遮拦了。”杨文和停顿下来,似是在想什么。

“知道了,爹”杨炯乖乖认错。

“不过,有一点你说得对,九公主是不能娶的。若是往常皇后提出娶九公主倒是可以考虑,但偏偏这个时候,官家却暗示我们娶大公主,看来此事绝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杨文和一边思考,一边用手指轻轻的敲击桌面。

杨炯想了一会:“爹,我有一点不明白,京城的青年才俊如同过江之鲫,适婚对象也不是咱们一家,帝后为什么把咱们家拉进去?”

“皇后想让咱们家娶九公主,心思或许是担心嫡女北上和亲,前途不明,另一方面可能也存了拉拢我们的意思。今日我观陛下所言,好像事情没那么简单。正如你所说,陛下不可能不知道我们娶大公主的阻力,但是依旧把我们推到台前,这其中定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杨文和像是解答杨炯的疑问,又好像是自言自语。

“这样太过被动,既然帝后想要我们入局,那别人也别想独善其身,事情闹的越大就越清晰。你明日去天波府杨家,御史府郑家,把他们全都拉入局中”

杨炯略带疑惑:“先声夺人,乱中求生?”

“嗯,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把杨家和郑家拉入局,局中人多了声音就杂了,帝后就不得不投鼠忌器”

杨炯思索下就已经明白了老头子的意思。既然帝后有分歧,那就把这事弄到朝堂上来,把皇家事变成国家事。进来的人越多,事情就越复杂,丞相府就越有机会辗转腾挪,就会出现破局的机会。

杨文和看着杨炯因沉思而皱起的眉头喟然一叹:“行章,你已经闹了一年,过去的事想来你也能猜到些许,既然谢家女一心想要攀龙附凤做她的太子妃,就由她去吧。你是丞相府独子,你的婚姻要考虑很多,这一点你要理解。”

行章乃是杨文和给杨炯起的字,寓意静是君子,动有规章。可见杨文和对原主的殷切期盼。

杨炯知道,现在丞相府一举一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便宜老爹对自己还是这样殷切教诲,不知道是原主的关系,还是自己前世是孤儿的原因,听到这些话眼睛突然有些发酸。

“爹,是孩儿不懂事,以后不会了”杨炯揉了揉眼睛,有些沙哑道。

杨文和看着这个让他骄傲的儿子,也是五味杂陈。他知道杨炯并不是蠢笨之人,只是一时间钻了牛角尖,他杨文和的儿子又怎会是那种纨绔子弟呢?正是相信这一点,他才对杨炯骄纵放任,谁年轻还没做过蠢事呢。自己年轻的时候斗鸡走马,干得荒唐事比这个儿子只多不少,还不是现在做了丞相。

“屁股好些了吗”杨文和岔开话题。

“嗯,父亲不必担心”

杨文和抽抽鼻子解释道:“莫怪为父,这样做也是为了堵住皇后的嘴,我打了你,皇后就没有理由借此生事,也让我们有了转还的余地”

“儿子知道爹的用心”

“知道就好,明天你打算怎么做?”

杨炯想了想,认真道:“发挥我的特长?”

杨文和满脸疑惑:“你什么特长?”

“听说御史大夫家的长女文采京城第一,最近更是成为太学的诗歌教习,风头无两。我如果从她女儿的名声下手,想来那御史大夫会气的跳脚”杨炯眨眨眼道。

杨文和刚喝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用手指了指自己这个活宝儿子:“你呀你,那老东西那么看重他女儿,更是有意撮合她和太子,你这么做也不怕被那老东西打死。小心点,我还指着你给我养老送终呢”

杨文和难得说了一些俏皮话,看到杨炯也是在那里憋笑,也是嗤笑出声。

“此事交由你处理,注意分寸”。

杨炯重重点头:“孩儿晓得”

“行了,回去好好想想,谋定而动”杨文和说着摆摆手。

“爹你早点休息”

杨炯说着转身出了书房。

上一篇:借尸命全集小说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辽ICP备2024029792号-1

本站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若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侵权联系2091954910@qq.com下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