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映照着夜的宁谧。大明皇宫“哼,把他的双腿给我打断。”一道阴冷的声音,从华丽而威严的金辂车里传出。“宜怪汝之母妃,孤此年所苦,皆令汝一一尝之。”金辂车内...

夜色如墨,映照着夜的宁谧。
大明皇宫
“哼,把他的双腿给我打断。”
一道阴冷的声音,从华丽而威严的金辂车里传出。
“宜怪汝之母妃,孤此年所苦,皆令汝一一尝之。”
金辂车内,太子理智全失,端坐在柔软的坐垫上,脸色阴沉地看着窗外地上趴着的一道瘦弱身躯,心中恨道。
他下意识的双手放在双腿之上,感受着双腿传来的阵阵刺痛,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是,殿下。”
马车旁的一名太监连忙应了一声,随后走到两名侍卫面前,语气阴柔地说道。
“奉殿下口谕,对八皇子朱国照,实施断肢一刑。”
“是”
两名侍卫弯腰抱拳应道,随后向着那道瘦弱的身躯走去。
“不要,皇兄我错了。”
“呜呜,不要打断我的腿”
“回东宫”
车内太子面无表情,没有理会后面的求饶声,对着车外侍卫吩咐了一句。
“是,殿下。”
“啪”
金辂车在几十名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向着远方行驶。
“皇兄……”
“啊……”
一声歇斯底里的惨叫声,在这个黑暗的夜晚响彻皇宫,凄惨的叫声显得格外凄凉。
“轰隆隆”
“哗啦啦……”
突然,漆黑的天空,闪过一道闪电,一阵大雨瞬间倾泻而下,仿佛在洗刷人间的罪恶。
“好痛,母妃,我好冷,照儿好想你……”
“母妃……呜呜……”
雨声中夹杂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从角落里传出。
“八皇子……你在哪。”
“八皇子”
“快看,前面有人躺在地上……”
“啊,八皇子,快,快叫太医。”
几名太监宫女迎着大雨从远处跑来,跟随着呻吟声,他们看到了角落里的朱国照,几名奴婢大惊失色,连忙背起地上的朱国照,向远处跑去。
乾明宫。
“啪”
“混账,身为太子,竟然对自己的皇弟下如此狠毒之手。”
“来人呐,把太子给朕叫过来。”
乾明宫的正殿里,大明皇帝朱正治,愤怒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着。
撷芳殿。
“徐太医,八皇子怎么样了?”
小太监阿福,神色焦急地看着床前正在号脉的徐太医,询问道。
“唉,八皇子本来就体弱多病,再加上遭此劫难,又寒气入体。”
“老夫只能开几张方子,用来驱寒补元,希望八皇子能度过这关。”
徐太医眉头紧皱,过了好一会,才缓缓说道。
“皇上驾到。”
随着一道阴柔的声音响起,朱正治走到房间里。
“参见皇上。”
房间内的众人,连忙双膝下跪行礼。
“平身吧,照儿情况如何?”朱正治眉头紧皱,看着床上昏迷不醒、脸色苍白的儿子,担忧地问道。
“回禀皇上,八皇子双腿筋脉尽断,又寒气入体,恐怕需要调养一些日子,不过……”徐太医连忙弯腰行礼,惶恐地回答道。
“不过什么……”朱正治神色一变,连忙问道。
“不过八皇子以后,恐怕无法下地行走了。”
徐太医连忙低下头,不敢看向皇上。
“哼,朕知道了。”
“你们都退下吧。”
朱正治冷哼一声,眉宇间闪过一丝怒气。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抬起右手,示意众人退下。
“遵旨!”
众人连忙行礼,躬身后退,离开房间。
朱正治走到床边坐下,望着儿子瘦弱的身躯,眼中闪过一丝愧疚。
“照儿,你一定要醒过来。”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朱国庆不念手足,对八皇子朱国照,施断辜,即日废太子位,阖门思过、钦此。”
次日,一道圣旨从皇宫传出,引起朝堂之上轩然大波,太子一党大臣纷纷求见朱正治,均被太监拦在乾明宫外。
东宫。
“哼,太子终是为太子,意亦如是。孤要看看这京都水到底有多深。”
朱国庆满脸阴沉,浑然没有在意这太子之位的丢失。
“智者,多死于不虞,那孤就好好当一个傀儡。”
他脸上露出一阴冷的笑容,显得有些恐怖。
撷芳殿
“我是谁?我是朱岩。”
“不,我是朱国照,大明八皇子。”
“啊,头好疼……”
“不要打断我的腿,皇兄……”
“母妃……”
朱国照猛地从梦中惊醒,双眼无神的看着前方。
“八皇子,你醒了,你怎么样了?”
“呜呜,你终于醒了。”
“来人,八皇子醒了,快去通知皇上。”
床边的阿福,看到醒来的朱国照,喜极而泣,连忙出声说道。
“是”,一个小太监连忙大声应道,然后飞快的朝外面跑去。
“阿福,我睡了几天?”
“呜呜,八皇子,你已经昏迷三天了。”阿福热泪纵横,连忙回答。
“三天了,给我倒点水来。”
感觉到嗓子一阵干哑,他出声说道。
“是,八皇子。”
阿福拿过桌子上的茶盏,扶着他喝了几口。
“你先退下吧,我想静静。”喝完水后,喉咙瞬间润滑了很多,挥了挥手,示意阿福退下。
“是,奴婢就在门口,有需要您随时叫我。”
阿福擦了擦眼泪,躬身应道,随后走向门外。
现在的我是大明皇朝的八皇子朱国照?
还是蓝星朱岩?
朱岩一生为国,到最后还不如一个高官子弟来的重要。
呵呵,朱国照,七岁丧母,又被皇兄打断双腿。
岂善而为人欺哉?
我不会,我不会再任人欺我,更不会任人来决定我的命运,我要让天下人,只能跪在地上仰视我。
他面目狰狞,双目赤红,低声自语:“双脚已废,尚何惧,大不能死,死亦欲使天下人,记我朱国照名。”
“自今以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此时两人的记忆已经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正应了那句话,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许久,一道威严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皇上驾到。”
“参见皇上”
“你们都留在外面吧。”
只见一道身影从房外走了进来,此人身穿龙袍,头戴皇冠,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他的双目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威严与智慧,此人正是大明皇帝朱正治。
“照儿,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可有不舒服的地方?”朱正治走到床前,看着儿子,关心地问道。
朱国照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父亲,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唉,是父皇没有照顾好你,更对不起你的母妃。”朱正治见状,低声叹道。
“父皇,我的腿是不是断了,以后不能下地走路了?”
他稚嫩、空洞的声音响起,简直让人听着落泪,闻着伤心。
“照儿……”
朱正治心怀愧疚,看着躺在床上无助的儿子,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父皇,他为什么打断我的腿?”
他转过头去,看向朱正治,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解,想不明白,身为皇子怎么可能被太子打断双腿。
“唉,那日太子在街上与一名商女发生争执,正好颜书礼看到,所以在早朝上就参了他一本,说他身为太子与商女争执有损皇室尊严,更失大明储君仁德之心。”
“随后父皇就传唤他来,训斥了几句,正好在出宫的路上遇到了你。”
“因为你的母妃也是出自商人世家,而且还因为一些之前的事,所以就迁怒到你身上了。”
朱正治语气带着一股愤怒,缓缓解释道。
“以前什么事?”
“唉,算了都过去了,不提了。”
朱正治叹了口气,轻声说道,明显不想提起此事。
“母妃……我好想母妃。”
朱国照见状没有追问,只是神情有些悲伤,喃喃自语。
“照儿……”
朱正治听到后,双目微红,紧紧地握着他冰凉的小手。
“父皇以后会保护好你。”
“我已经撤掉了他太子之位”
“你先好好养伤,父皇不能经常来看你,朕会派人来照顾你的。”
“嗯”
……
此时朱正治已经离去多时,他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着。
他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让太子失去理智,打断他的双腿。
脑海里慢慢整理着记忆里的信息,记忆的融合,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消化完。
夷陆常年祸乱不已,三百年前五王国并周边数国,建立五大皇朝。
北荒匈奴皇朝
南方大瑭皇朝
东方大明皇朝
西方大清皇朝
中部大秦皇朝
大秦皇朝最为强大,依次往下、匈奴、大瑭、大明,大清。
再往下就是一些小国,苟延残喘在五大皇朝之间。
母妃沈明珠是北郡一个经商世家的嫡女,后来在他七岁的时候,沈明珠病重去世,他就住在了撷芳殿,由沈明珠生前的贴身丫鬟沈瑶照料。
撷芳殿是众多未成年皇子的居住之地,目前照料他的有沈瑶,太监阿福,这两人都是沈明珠生前的亲近之人,剩余的就是两名太监宫女。
想到这里,他很怀疑母妃的死另有蹊跷,母妃生前身体一直都很正常,常年无病,怎么突然就病重去世?
……
时间悄然消逝,两天的时间过去了。
这两日他一直在床上度过,调养着自己的身体,两天的时间,身体已经好了许多。
期间也查看了下自己双腿的伤势,看着红肿变形的双腿,心里对朱国庆产生了更深的恨意。
“奉皇上口谕。”
一道阴柔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只见太监阿福走了进来。
“八皇子,太监总管刘公公带来了皇上的口谕。”
阿福走到床前,躬身行礼,轻声道。
“让他进来吧。”
他面无表情,淡淡地说道。
“是”
一阵脚步声响起,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太监,带着几名小太监,跟在阿福的身后走了进来。
“参见八皇子”
刘公公弯腰行了一礼,身后的几名太监则纷纷下跪行礼。
“起来吧,父皇的口谕里说了什么?”
朱国照躺在床上,缓缓地问道。
刘公公神色一正,站直身体,挥了一下手中拂尘,念道。
“奉皇上口谕,八皇子朱国照,因双腿有缺,不便于宫中,特赐宫外府邸一座,金币万枚,玉佩一对,奴婢八,护卫二十人,另八皇子不便,然学不可废,遣礼部侍郎王德授学。”
“八皇子,皇上说了撷芳殿的奴婢也会随您出宫,明日护卫会带你出宫。”
传完口谕的刘公公,躬身说道。
“知道了”
朱国照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神色平静,缓缓回道。
“那奴婢告退”
“阿福,送一送刘公公。”
“是”
刘公公带领着几名太监,在阿福的带领下走了出去。
“呵呵,看来是有人不想我离父皇太近,这样也好,在宫中行事诸多不便,搬到外面挺好。”
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心里反而很感谢那些让他搬出宫外的人,这样才方便做一些事。
次日,清晨。
朱国照坐在马车里,离开了这座生活了八年的皇宫。
拉开车帘,看着高大巍峨的皇宫,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
京都分为四境,环之皇宫。东为百官所居,西为商市里,南区为贾人贵,北区为民所居。
他的府邸位于东南交界之处。
马车行驶了两个小时,才走到这座府邸前,他坐在一个椅子上,被众人抬下马车。
看着眼前府邸上方写着‘佑安阁’的牌匾,心中毫无波动。
“佑安阁,走吧,进去吧。”
低声读了一下府邸的名字,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挥了挥手让众人抬着他走进府里。
整个府邸的内部结构和布局充满了庄重和优雅。府内绿意盎然,庭院中栽种着各类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他的居室位于府邸的正中央,东西两侧为厢房,前方是庭院,后院是一片空地,周边也坐落着十几间房间。
正室布置简单而不失高雅。房内的装饰以竹、兰等植物为主,清新自然,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一些书法作品,流露出一股文人墨客的气息。
“阿福,你带着他们去收拾一下,沈瑶姨母你留下。”
朱国照坐在椅子上对着阿福吩咐了一下,随后留下沈瑶一人,眼前的沈瑶年龄在25左右,身穿一袭绿裙,长发如墨,气质出众。
“沈瑶姨母,照儿双腿已废,你是母妃的贴身侍女,从小就跟着母妃,母妃如今不在了,照儿现在最信任的人只有你了。”
朱国照声音低沉,语气中透露着一股悲凉的气息。
“照儿,都是姨母不好,没有照顾好你,我愧对姐姐的嘱托,呜呜”
沈瑶听到这里,走上前去蹲在地上,拉着他的双手痛哭起来,这几***天天活在自责之中,不敢面对他。
“姨母,不哭,现在只有咱们两个相依为命了,你要振作起来,照儿以后还需要你来照顾。”
他紧紧地反握住姨母的双手,轻声安慰道。
“嗯,姨母知道。”
沈瑶满脸愧疚,低声哽咽道。
他此时心中也不好受,双腿残废,虽然还有父皇,但是身处皇位,有的时候也不能随心所欲,此次被赶出皇宫就是最好的例子。
“姨母能和我说说母妃的事吗?还有朝中一些大人的信息。”
过了一会,看到姨母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他轻声问道。
“嗯,你母妃……”
沈瑶的声音不断在房间里响起,他也了解到一些母妃和大明皇朝的情况。
母妃娘家沈家,位于北州开阳城,家族世代经商,因距离北边匈奴帝国相近,所以主要从事贸易,其他的一些生意,沈家也都有涉及。
沈家贵极出北郡,今主为朱国照外公沈三千,外婆陈舒华,早有母妃之难,亦以此也。亦如此,则沈家常以母妃为掌明珠宠。
沈家有二子,长舅沈明礼,理其宗贾。二舅沈明武,性故,北郡边参军,今为明城校尉。
老三即母妃,母妃早登西市,机缘巧合识识父皇,并走偕。时以家世所由,为侧妃嫁来。
今大明皇朝户口近亿人,分为四郡一京,一郡分八州、三十二城、二百七十五县,次下为诸村。
今朝堂上、文吏以五世家为首,世家今为南郡张家,北郡霍家,东郡李家,西郡王家,京都郑家。
武官以五大元帅为首,众多武将也分很多派系。
武臣率五大元帅,诸将亦多派系。分司相纪或异,凡九部,治其大政。
军部尚书赵云,将天下武任之。
兵部尚书霍元丰,治天下兵、护甲锻之。
户部尚书郑元:掌书记、田赋。
财部尚书张恒,掌官俸、帑藏出。
商部尚书王颜礼,典天下商贾,及商税商。
礼部李谦,掌朝重典、科举、外交。
刑部蔡康:典刑政、治,有罪。
工部朱方历:掌兴水利、大土工。
监部尚书颜书恒:监察百官贪吏。
当今朝堂上分三遣,帝遣监部,工部。
世家遣:户部、财部、商部、礼部,刑部。
武官遣兵部与军部。
大明朝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男。
其封爵皆不世袭,但封子弟,异姓特封公,今大明五大元帅皆国公位,赵云因京都元帅职,故仍领军部尚书。
明师二百余万人,凡五符,四郡居元帅,掌四块,父皇一块。
再多的情况姨母就不太清楚了,她之前就是一个贵妃的贴身侍女,所以接触不到太多的信息。
“姨母,你还能联系到沈家吗?”
听完介绍,他也大概了解,目前可以依仗的只有沈家。
“能联系到,京都有沈家的店铺生意,往年姐姐在的时候都是通过这些店铺传递消息,只是姐姐薨后我也出不去,就断了联系。”
“姐姐薨的时候,老爷还有少爷们都来京都了,因为这事老爷还生了一场大病。”
沈瑶说着就又想起了沈明珠,低声抽泣起来。
(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加一下书架,每天稳定更新,越往好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