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寄人篱下?我和世子互相算计》的小说,是作者“梦间来回”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古代言情,主人公萧墨许舒窈,内容详情为:我父母双亡后,为给幼弟找依靠,投奔到了姨母...
萧家三房,老大承爵,需得长年驻守边关,大房所出的两个孩儿也是好样的,大孙一回来便顶了禁军首领的缺,这也是他自己争气。
天子重用了大房,二房三房便不会给什么实缺了。
二房虽为庶出,但萧孝平心性还不错,眼下在兵马司顶着正七品的闲职,也还算安分守己。
三儿为嫡次子,不能承爵,萧老夫人从小便对他的管束松泛些。
只希望其一辈子在国公府的余荫下做到守成即可,可他却是个有心气的。
萧老夫人拧着眉头,也不知柳家的事他知不知晓。
想着便对身边的嬷嬷又问了一句:“孝廉还未回?”
萧孝廉,萧家第三子,目前在户部任给事中的缺。
虽只是正七品,却要起早贪黑。
六部衙门的缺都是如此,不比专为勋贵子侄们准备的闲职,平日里与科举入仕的文官们同朝共事,过于散漫总是不好。
刘嬷嬷去了外间,不一会儿便进来回禀道:“说是三老爷回来了,才坐在桌上用晚膳,稍后便过来见老夫人您。”
萧老夫人哦了一声,便闭眼靠坐着,刘嬷嬷示意后边过来个丫鬟帮着打扇。
一直到天完全黑尽,三老爷才进了松鹤堂侧间,挑帘便唤母亲。
丫鬟递了杌子,萧孝廉拿过巾子拂了拂一路行来的汗液:“天热,母亲房中怎的未用冰?”
“还好,白日里自是要用的,只眼下夜了,便让人尽撤了去。”
旁边已经有丫鬟上前去为三老爷打扇,一时屋内灯火明灭不定。
“母亲……”
老夫人摆摆手,挥退身旁的人,方才道:“柳家的事,你知道多少?”
她定定的望着儿子,见他面带迟疑之色,显见并非全不知情,当即便沉下脸来。
萧三老爷额上冒汗,切切道:“母亲!天子虽如今对我们萧家器重,可他已年愈六十,往后……往后谁又说得准?”
他没说的是,大哥纵是能承爵,可他的孩子呢?便只能从最微末的七品做起,或者就是这七品也不一定有。
他没有女儿,也不能进宫去做什么娘娘,但既然二皇子递了橄榄枝来,搏个从龙之功又有何不可?
眼下,大皇子虽居长,却不是皇后所出,又不得天子所喜,个人资质亦是平平。
只有二皇子,是名副其实的中宫嫡子,身份贵重。
虽年岁不过二十,却已隐现帝王之相,更得朝野上下一致看好,便是天子帝师沈太傅,也赞其聪慧。
在萧孝廉看来,二皇子几乎是毫无争议的储君人选,若是当下萧家拒绝了二皇子的交好之意,他日后做了皇帝,萧家还能落个好?
他纵然有私心,却也是为整个萧家着想。
萧孝廉自然知道,萧家立府至今,都未站队过哪个皇子。
无论是大哥,还是母亲都不会允许他这样做,但萧三老爷是本着能说服母亲的心态来的。"
况且,能配给国公府的二公子,也是她的一番造化。
霁云斋的名字美则美矣,却怎么看都不像是一般闺阁女子的住所。
许舒窈问巧薇与雨竹,两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这里许久未住人了,之前也不晓是做什么用途的。
许舒窈便不再问,问了亦不能改变什么。
他们是客人,难道还能自己挑选住处不成?
但既然此处离外院近,那她往后就得更小心着些了,没事不要出去,只窝在屋内就是。
姨母是有意还是无意姑且不论,但姨母这样的安排已经把她摆在了一个不太光彩的位置,这一点端看方才萧谨荣的态度就知道了。
早膳是之前郑嬷嬷早让惠香去府内的大厨房领好的,一碟素馅包子,两个春饼,外加两碗小米粥。
许舒窈用了小半碗米粥、一个包子便饱了。
舒衡米粥用得少,倒是把个春饼吃得干净,又接了阿姐递到他面前的包子吃着。
虽然是简单的食物,但国公府的厨子大抵是与旁处不同的,即便是最基础的米粥,也熬制得浓稠软糯,入口即化。
待放了碗著漱了口,许舒窈才想起二表哥送的礼物,忙让巧薇取来匣子。
一个紫檀木雕花的小匣,光这匣子只怕就要花个二两银子去。
打开后,见里面赫然躺着块微黄透明的青田石,触之温凉滑腻。
许舒窈的眸光一亮,这莫不是青田石中的佳品灯光冻?
灯光冻因光照下灿若灯辉而得名,是篆刻印章的上品。
怪不得萧谨珊都想要呢,果然是好物!
凡喜爱书画之人也多喜爱收藏印章,更不用说这样世间稀少的灯光冻制成的印章了。
许舒窈也不例外,只是这么多年来她手头并不宽裕,许父生前是清官,不多的俸禄还要供养许府那一大家子。
自他走后,大伯母又打起了侄女儿的主意,想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能刮下一层来。
但她眼中的骆驼与国公府的大管事比只怕都是不如的,方才听巧薇说国公夫人的管事都在这京城置了三进的宅子呢。
许舒窈想着娘亲留给她的一千两银票,那几乎就是她全部的家产了,至于父亲倒是留下几方砚台、书画,但那都是不能变现的死物。
在这国公府的深宅大院里过活,她与阿弟往后都需要银子,便是下人也得打点着。
许舒窈很庆幸离开湖州前脱手了几本画册,这生财之道太过惊世骇俗,她不敢让任何人知晓,便是帮其售卖的管事,也只说是一性情洒脱的丹青圣手所作。
不过几本,便在湖州城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后来几经腾挪,竟炒至五十两银子一本。
许舒窈想着自己脱手时一本画册也不过十两银子,心中不免暗自咋舌,早知道就该多画几本的。
此番来了京城,倒是不好当着丫鬟的面动笔了。
如此她又不得不叹了口气。
不远处,惠香便见她这个新主子拿着那块石头又是惊喜又是叹气的模样,也不知怎么地就犯了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本站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若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侵权联系2091954910@qq.com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