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故事>

1937从德械师旅长开始林风王铭完整文集阅读

2025-07-29 21:25:13人气:0编辑:翻土豆儿夕月爱洋葱

看完了松江的内部外部地形,林风心里有了决断,“我做以下部署。”“松江城外的那片登陆场,地形开阔,十分适合登陆,肯定是小鬼子的首选,我决定在这个地方设定一片雷区,...

1937从德械师旅长开始林风王铭完整文集阅读
看完了松江的内部外部地形,林风心里有了决断,“我做以下部署。”

“松江城外的那片登陆场,地形开阔,十分适合登陆,肯定是小鬼子的首选,我决定在这个地方设定一片雷区,密度要大,真假雷场混合在一起,给予小鬼子杀伤,延缓他们的进攻。

松江城在构筑三道阵地,梯次抗击,节节阻击,消耗鬼子的有生力量和士气,

发动民工,修建地堡和暗堡,轻重火力合理布置,呈现交叉火力。

重启金山卫炮台,在鬼子登陆的时候给予杀伤。

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延缓小鬼子的进攻脚步,在尽全力的情况下给予小鬼子最大的伤亡”林风斩钉截铁的说道。

他抬手指向几处相对较高的断墙和土包:

“一营!占住左边那个碾房断墙!机枪架高点!控制前面那片水田!”

“二营!右边竹林!给老子把路封死!砍竹子,布鹿砦!挖陷坑!”

“三营!跟我!堵住正面的豁口!用能找到的所有东西!沙袋、门板、石头!给老子垒!垒厚实点!快!”

命令简短而精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临死前的清醒与高效。老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像一群沉默的工蚁,用刺刀、工兵锹,甚至双手,疯狂地挖掘、搬运、加固。他们知道,每一锹土,每一块石头,都可能是自己多活几分钟的屏障。

王铁锤跟着刘老兵扑向正面的豁口。豁口很宽,刘老兵二话不说,拖起一袋沙袋就往豁口填。“愣着干什么?!搬!”看着刘老兵那张被硝烟和皱纹刻满的脸,看着他那双只剩下八根手指却依旧力大无穷的手,他咬着牙,也扑上去,拖起一袋沉重的沙袋,奋力推向那缺口。

林风走到62师警戒连的阵地,他们的连长看到一群人走来,急忙跑过来对着林风敬了个礼,“报告,第62师海岸线警卫连连长张德良见过长官,”

林风回敬个礼,“张连长,你们警卫连有多少人,火力怎么样?”

“报告长官,我们连一共有280人,步枪为中正式和汉阳造,有少量轻机枪和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张德良回答道,

林风默然,重火力不足是这个时代国军的最好写照,“老王,调200支中正式,10挺捷克式,5挺mg43,4门82迫击炮给他们。”林风扭过头对着王铭说道,

张德良听到这句话很是激动,不愧是德械师就是财大气粗啊,“谢谢林长官!”

“你们连负责登陆场左侧阵地,现在临时划到259旅战斗序列,到时候由我统一指挥。”

“是,旅座”张德良没啥不满的,259旅可是德械师,那可是嫡系中的嫡系,还补充了不少装备给他们连,跟着林风混,3天吃九顿。

林风在前线布置完就回到松江县城找到了县长,“县长,你马上组织县政府人员安排百姓们撤离,鬼子马上就要来了,”县长听到后,立马着手去安排,他可十分清楚鬼子的暴虐,要是百姓不撤离那结局一定十分悲惨。(历史上,鬼子在松江县城登陆后一路烧杀抢掠,杀害了松江百姓数千人)

突然,“嗡嗡嗡”天上两架小鬼子的飞机从松江县城飞过,“小鬼子的侦察机,看来小鬼子登陆就这几天了,67军到了吗?。”林风问,

“刚刚传来消息,67军今天晚上能到松江县城。”王铭回复道。

海上,站在军舰上的小鬼子中将柳川平助看到小鬼子侦察机传来的图像,“八嘎,特高课这些马鹿,简直就是帝国的败类,我们组建第10军登陆的消息竟然都能泄漏,”这老鬼子气急败坏的把照片丢到地上,

卡车、骡马、溃兵…混乱的人流车流如同决堤的污浊洪水,沿着泥泞不堪的道路,向着松江的方向,缓慢而绝望地蠕动。

道路两侧的景象,比罗店更令人窒息。丢弃的步枪、钢盔、背包堆积如山,被无数慌乱的脚步踩进泥浆。翻倒的辎重车下压着呻吟的伤兵,无人理会,只能绝望地看着自己被混乱的人潮踩踏淹没。

军官的呵斥声、士兵的哭喊声、女人孩子的尖叫声、骡马的悲鸣声…汇成一片末日般的喧嚣。溃兵们眼神涣散,脸上写满了被彻底击垮的惊恐,只想逃离身后那看不见却如影随形的死神。

“滚开!别挡道!”一个衣冠不整的上尉挥舞着手枪,试图驱散堵塞道路的溃兵,却被更大的人流挤得东倒西歪。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丢了!”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在泥泞中哭嚎,徒劳地抓挠着身边麻木涌过的人腿。

一辆陷在泥坑里的炮车旁,几个炮兵正拼命鞭打挽马,马匹口吐白沫,车轮却越陷越深。一个老兵颓然坐在泥水里,抱着没了炮弹的空炮管,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王铭,他站在卡车驾驶室旁,脸色铁青地看着这一切。他感到一股冰冷的愤怒在胸腔里燃烧,这就是他们用命掩护的“转进”?这就是他们即将填进去的“大局”?他猛地一拳砸在冰冷的车门上,发出沉闷的响声。驾驶室里的司机吓得一哆嗦。

新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震得浑身一激灵,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老兵们则依旧沉默,只是眼神更加冰冷,如同结了一层永不融化的寒冰。王铁锤死死咬着下唇,看着路边那个抱着空炮管的老兵,又想起哥哥王栓柱扑向机枪工事的背影。他抱紧怀里的弹药箱,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259旅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在前面,身后跟着的是辎重部队,一辆辆卡车后面拉着105mm榴弹炮,与道路两旁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夜,全旅4100人全员到达松江,松江县县长听到城外来了一支部队,急忙带着一群人来迎接,“这位是我们259旅林旅长,”这个县长见到林风,长舒一口气,“林旅长,你们来了真的是太好了,我们整日整夜的担心日本人打过来,之前还有62师驻守,后来62师也调走了,就留下一个连,现在你们来了,我们终于能放心了。”

“县长,你放心吧,小鬼子来了我们顶在前面,不过有一点是我们一路急行军过来,没有备足干粮,还望县长行个方便,给我们筹集点粮食,我们付足额的大洋。”林风笑着说,

“没问题,粮食两日之内便可筹好,县长拍了拍胸脯,“林将军,今晚我们县城里的一些富商在前面准备了一些吃食犒劳将士们。”

“有劳了,”林风点了点头。

第二天,林风带着王铭和李维明等人开始对松江县城的地形以及县城在的工事进行勘查,松江县的位置极其优越,是连接淞沪和京杭的重要枢纽,县城在的炮台就是清朝时期开始修建的。

“旅座,松江的海岸线过长,我们的兵力不足以照顾到所有啊,”看完松江的地形,王铭眉头紧皱,

“我觉得,以我们的兵力,与其固守海岸线,不如放鬼子登陆,我们围绕松江城跟鬼子打巷战,我们兵力只有6000,而小鬼子有10万,阵地战,小鬼子有舰炮,我们会吃大亏。”

早上,传令兵敲响了指挥部的大门,“报告!87师师部急电!”屋内,几位军官正围坐在桌前研究着地图,听到声音,林风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向门口接过电报。匆匆扫了几眼,他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将电报递给旁边的参谋长,沉声道:“立刻开拨淞沪。”

参谋长看完电报,眉头紧锁,“旅座,咱们这一去,局势必定凶险。”林风目光坚定,“淞沪乃战略要地,如今战事紧急,我们责无旁贷。传令下去,全旅即刻集合,准备出发。”

一时间,军营里号角声起,士兵们迅速整理装备,集合在操场上。林风站在高台之上,大声说道:“弟兄们,国家危难之际已至,此次开赴淞沪,我们定要与日寇决一死战,保我河山,扬我国威!”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随后,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淞沪战场进发,一场惨烈而又悲壮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列车在暗夜中咆哮前行,车轮碾过铁轨的震动如同沉闷的战鼓,一下下敲打在林风的心口。他倚靠在冰冷的车厢壁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毛瑟手枪粗糙的木柄。窗外是飞逝的、浓得化不开的江南夜色,稻田和水塘偶尔反射着微弱的星光,转瞬即逝。这是1937年8月11日的深夜,259旅全旅官兵正挤在十几节闷罐车厢里,沿着京沪铁路,向着燃烧的上海疾驰。空气里混杂着汗味、皮革味、枪油味,还有一股铁锈般的、属于战场的预兆。

“旅座,还有一小时到真如。”参谋长王铭的声音在嘈杂的车轮声中显得异常清晰,他黝黑的脸在摇晃的马灯下绷得紧紧的,“张总司令急电,抵达后立即接管闸北防务,原守军保安团归我旅节制。”

林风没有立刻回答。他展开那份已经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上海城区详图,闸北、虹口、杨树浦……那些用红蓝铅笔反复勾画、几乎刻入他脑海的街巷,此刻仿佛在图纸上扭曲、燃烧起来。他仿佛能听见地图上未曾标注的、来自未来的轰鸣——日军舰炮撕裂空气的尖啸,坦克履带碾过废墟的闷响,还有士兵濒死的呐喊。三个月地狱般的操练,36门用汉奸的骨头榨出来的Pak36反坦克炮深藏在炮兵营的草垛下,500支沉重的毛瑟反坦克枪分发到了最悍勇的老兵手中……所有这一切,即将投入一个真正的、名为“淞沪”的血肉磨坊。

“通知各团,”林风的声音像绷紧的钢丝,穿透了车厢的噪音,“钢盔戴好,绑腿扎紧,子弹上膛。这不是演习。下车就是战场。”

---

当第一缕灰白的晨光刺破上海的薄雾,259旅的先头部队——赵铁柱的一团,已如沉默的铁流般开进了闸北街区。士兵们土黄色的军装上沾满连夜行军的尘土,德式M35钢盔在微曦中反射着冷硬的光泽。他们沉重的皮靴踏在碎石路上,发出整齐而压抑的“咔咔”声,惊醒了蜷缩在残破屋檐下的市民。

“看!是国军!我们的兵!”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颤巍巍地推开半扇焦黑的店门,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更多的门扉被推开,一张张疲惫而惊恐的面孔探出来。女人们捂着嘴,泪水无声地滑落;孩子们躲在母亲身后,睁大眼睛看着这支仿佛从天而降的军队。没有欢呼,只有压抑的啜泣和低低的、带着无尽期盼的议论:“来了……总算来了!老天爷开眼,我们有救了?”

林风骑在马上,目光扫过街道两旁。这里尚未沦为最前线的焦土,但战争的阴影已无处不在。被炮火震碎的玻璃窗糊着交叉的纸条,沙袋在街角垒起了简易的工事,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焦糊味和……一丝血腥气。一个报童蜷在墙根,怀里紧紧抱着一叠早已过时的报纸,头版上“虹桥事件”几个粗黑大字刺眼无比。

“旅座!张总司令在叶家花园指挥部,急召!”一名传令兵飞马而至,声音急促。

林风猛地一夹马腹。叶家花园,他知道这个地方。地图上,那是张治中将军在京沪战事初起时选定的核心指挥枢纽。

上一篇:说好绝嗣?闷骚糙汉的乌鸦嘴老婆一胎四宝苏浅浅沈晋南最新热门小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辽ICP备2024029792号-1

本站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若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侵权联系2091954910@qq.com下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