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故事>

王小荔的六十年代版全集小说推荐

2025-08-30 15:26:53人气:0编辑:翻土豆儿卷轴啊

主角是陈邦彦王小荔的精选古代言情《王小荔的六十年代》,小说作者是“卷轴啊”,书中精彩内容是:穿越金手指空间年代文随军东北农村一觉醒来,现代社畜王小荔成了六十年代...

王小荔的六十年代版全集小说推荐

二伯娘恨恨地补了一句:“哼,这县里来的姑娘,就是厉害!才进门几天?就把好好一个家搅得鸡犬不宁!”
两位老人看着跪在地上的二儿子儿媳,老太太也跟着抹起了眼泪。老头子心里也像打翻了五味瓶,好好一个家,怎么就闹成这样?他重重叹了口气,终于发话:“老二,你们起来吧。我知道,你家是吃亏了。”他转向小儿子,“老三,你去,把村长和支书请来。咱们今儿晚上,就把这家分了!”
大伯一听,急得连忙阻止:“爸!这可使不得!因为这点小事就分家,我这当大哥的,以后脊梁骨都得被人戳断!”他更担心的是,自家两个孩子能有出息,都是靠兄弟几个一起供出来的,现在翅膀硬了就闹分家,传出去名声太难听。
可小荔爸(老三)哪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吃亏占便宜他不在乎,一心就想分出去单过,好给自家儿女奔个前程。他应了一声“哎”,脚步飞快地就出了门,对老大的阻拦充耳不闻。
没多一会儿,村长和支书就被请来了。小荔爷爷强打起精神,客气地把人往屋里让:“两位老弟,辛苦辛苦!累了一天,还得为我家这点糟心事操心。”
村长和支书摆摆手:“老哥,客气啥。真要分家?一家子热热乎乎地过,多好哇。”
“树大分枝,人大分家。”小荔爷爷摇摇头,“孩子们都大了,我们也老了,管不了下一辈的事了。分了,都清净。”
小荔妈这时显出了几分眼力见儿,手脚麻利地冲了几杯糖水端上来,说道:“爸,您几位先说着话,我去把饭拾掇一下,一会儿就好。”村长支书连说不用麻烦,小荔爷爷看着三儿媳这懂事的样子,心里总算舒坦了点,点点头让她去忙活。
晚饭其实国梁媳妇已经做好了。小荔妈又快手快脚地炒了个大酱鸡蛋,用家里的咸肉炒了盘辣椒,还拌了一碟花生米。凑齐了八个菜,分量都足,诚意满满地留两位村干部吃饭。
饭后,分家正式开始。老头清了清嗓子:“家里的房子,就按现在住的来。东厢房归老二家,西厢房归老三家。这正房,是老大家的。我们老两口,跟着老大过。”他看看几个儿子,都没吭声,接着说:“圈里的猪,年底杀了,三家平分。鸡,一家抓两只。”
最后,他让老太太拿出家里的积蓄。老太太从炕柜深处摸出个旧手绢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零零碎碎的毛票和块票,一共二百二十块钱。老头对着老伴说:“老大家,供出了一个高中生(国梁),一个初中生(国栋);老三家,小荔也上了初中,小泽再上高中;老二家……”他顿了顿,“老二家,没一个正经上学的孩子。”这话虽有些绝对,但此刻说出来,份量极重。“你拿出一百块钱来,给老二家。这算是补给金宝,从小学到高中学费的份子钱。”
他目光扫向老大和老三。老三立刻表态:“爸,我没意见!”
老大也只能沉重地点点头。此刻他如坐针毡,像是被公开处刑。现实摆在眼前:他家孩子个个“出息”,老二家孩子却“没一个读书的”,尽管有金宝年幼、英子自己不愿读的原因,但这表面上的巨大落差,足以让他脸上火辣辣的,抬不起头。
小荔爷爷继续说:“国梁结婚,家里出了三百块,其中一百是家里借给他的,要还给家里。那么现在,家里现钱一百二十元,实际账面上是二百二十元,分三份,一家七十块。剩下十块,留给我和你妈傍身。至于粮食,秋收后队里按工分分粮,各家自己去领。家里的存粮,秋收前先一起吃,过后三家平分。”
众人都点头,没有异议。剩下的锅碗瓢盆、坛坛罐罐,各家自己拿。往后,各家都在自己屋前垒灶台,开伙做饭。
这个家,就这么利索地分完了。送走村长支书,老头老太太默默回了自己屋,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掏走了一块。
“唉……儿大不由娘啊!”老太太长长叹了口气。
“早分晚分,总得分。”老头也满嘴苦涩,“等到兄弟间为了点家当撕破脸皮,情分都磨没了,那才真叫难看。不如现在分,还留点余地。”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老太太点点头,随即又愤愤道,“可这国梁媳妇,真不是个东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老二家没脸。城里来的,心思就是多!”
二房屋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二伯娘喜滋滋地数着手里的钱——分得的七十块,加上补给金宝的一百块,整整一百七十块!二伯躺在炕上,语气疲惫却带着解脱:“早点睡吧,明天还得起早秋收。以后离老大媳妇和国梁家的远点,都不是省油的灯!”
“知道了!”二伯娘把钱小心收好,应道,“以后咱俩就管好自己,好好上工挣工分,不搭理她们!”
小荔爸妈的屋里,也弥漫着轻松的气氛。终于分家了!钱多钱少无所谓,能分开单过就是好事。两口子盘算着,等忙完这阵子秋收,就去县里跑跑,给小荔寻摸个工作。
而老大家的屋里,气氛却异常沉闷。虽然如愿分家了,可这名声算是臭大街了。国梁心里憋着一股气,忍不住埋怨起自己那多嘴惹祸的媳妇来。
这一夜,月光照着同一个院子,几家欢喜,几家愁肠。
昨儿个老王家分家的热闹,成了今早大伙儿上工路上嚼不完的舌根。日头刚在东边露脸,土路上便三三两两聚着人。上了年纪的,多半摇头咂嘴,念叨着“父母在不分家”的老理儿,总觉得拆了伙儿,心气儿就散了。而那些年轻的小媳妇们,脚步轻快,眼神里却藏不住羡慕的光。谁不盼着自个儿当家作主,过几天松快日子?守着公婆的脸色,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挤在一个锅里搅马勺,锅沿碰着碗边儿,真心实意乐意的能有几个?
李木匠媳妇紧挨着小荔妈走着,瞅瞅前后没人太近,便压低了嗓子,那羡慕劲儿几乎要溢出来:“哎!我真是眼热你啊,早早儿就单过了,省多少心!你说我家啥时候能分家呀?”
小荔妈听了,嘴角一撇,带着几分了然和讥诮:“你呀,趁早甭做那梦!就你家那婆婆,心都偏到胳肢窝去了,能舍得把你们这摇钱树放出去?还指望着你们几个家当牛做马,好给她那宝贝疙瘩小姑子攒份体面嫁妆呢!”
“可不咋地!”李木匠媳妇一拍大腿,白眼几乎要翻到天上去,“就秋菊那丫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长得也就那样,心思倒野得很,一门心思要往城里钻,咱屯里的小伙子,她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
小荔妈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凑近了些:“哦?真攀上城里的门路了?”"

上一篇:樊胜美重生:从野模开始奋斗!短篇完整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辽ICP备2024029792号-1

本站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若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侵权联系2091954910@qq.com下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