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祁同伟:从猛踩梁璐开始逆袭青云》的小说,是作者“梦想速更”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小说推荐,主人公祁同伟梁璐,内容详情为:再睁开眼,祁同伟被自己的一枪,送回了穷...

这话一出口,陈阳和钟小艾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向了他。
因为就在刚才,落座之后,钟小艾还在自己丈夫听不到的距离,悄悄地对身边的闺蜜说:“阳阳,看见没?
现在的祁同伟,那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钻石王老五。
你可得抓紧机会啊!”
礼堂外,被强行拉出来的梁璐,却已经恢复了优雅与平静。
她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被弄乱的衣领,又优雅地拂过额前的发丝,对身边那几位脸色难看的同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你们先回汉东吧,替我向学校请个长假。”
为首的老教授急道:“梁老师,你这是要干什么?
梁书记他……”
梁璐转过头,看着礼堂的方向,眼神中燃烧着一种名为“执念”的火焰。
“我要留下来。”
她轻声说道,“我要留在燕京,追求我的真爱,祁同伟!”
公开课结束后。
虽然周维清已不在燕京大学任职,但他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副校长很乐意地为他提供了一间僻静的小型会议室,供他们这些从“上边”来的贵客,与祁同伟进行一场更加私密和深入的闭门谈话。
会议室的门被关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
刚刚还和蔼可亲的几位中年专家,此刻脸上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而审慎。
他们不再是听众,而是考官。
周维清亲自为双方做了介绍。他带来的这几位,分别来自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中央政策研究室以及其他几个关键的职能部门。
他们今天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对祁同伟前几天提交的那份报告,进行一次全面的、高规格的“摸底”和“答辩”。
“同伟,你的那份报告,我们几个人都已经看过了,很深刻,也很大胆。”
周维清开门见山,亲自点燃了第一个议题,“你在报告中重点提出,法治精神是经济工作和环境保护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这个观点,国内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意识,但还从未有人像你这样,将其提升到如此核心的战略高度。
我们想听一听,你作为提出者,最初的想法和考量是什么?”
来了!
祁同伟心中一凛,他知道,这场谈话,将直接决定他未来能走多高,能走多远。
他没有丝毫紧张,十年磨一剑,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拿起笔,从容不迫地开始了他的阐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的初心,其实源于一个最朴素的观察——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其本质都是在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
祁同伟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无数的画面。
他看到了那个从贫穷的山村里走出来,满怀壮志的少年;
他看到了那个在汉大操场上,为了前途惊天一跪的青年;
他看到了那个在权力的阶梯上步步高升,逐渐迷失自己的公安厅长;
他看到了那个在孤鹰岭上,饮弹自尽的悲剧英雄……最后,所有的画面都定格在了此刻,定格在了这个重生之后,坐在周维清面前,渴望抓住命运咽喉的自己。
他沉默了。
这一分钟的沉默,漫长得仿佛一个世纪。
会议室里的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微妙,旁边的一位老教授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对他的迟疑有些不满。
唯有周维清,脸色不变,依旧平静地看着他,仿佛在欣赏一块璞玉,等待着他自己绽放出光芒。
祁同伟在想,如果这一切,发生在一个他并不热爱的国度,他会有出头的机会吗?
答案是没有!
是这片他曾经背叛过,也为之付出过生命的土地,给了他一个底层人物向上攀爬的缝隙,给了他犯错、失败、甚至重来的机会!
他缓缓抬起头,所有的复杂情绪,所有的前尘往事,最终都汇聚成了一句无比简单,却又无比沉重的话。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我的优势是,”他看着周维清,目光坦荡而赤诚,“我爱我的祖国!”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复杂的理论阐述,只有这最朴素的七个字。
然而,这七个字里,包含了他两世为人的全部感悟。
一个真正从底层摸爬滚打,攀上过顶峰,又跌落过深渊的人,才最明白,脚下这片土地,究竟意味着什么。
“啪!”
一声清脆的鼓掌声响起,打破了满室的寂静。
是周维清。
他站起身,脸上露出了面试开始后的第一个笑容,那笑容里,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很好。你可以回去了,等通知吧。”
一个星期后,一张来自燕京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一份通过交换生资格初审的通知,被送到了祁同伟在城中村租住的那个小单间里。
他握着那两张薄薄的,却重如千钧的纸,走到了窗前。
窗外,是嘈杂而充满生机的市井。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将彻底改写。
与此同时,燕京,一处幽静的四合院里。
周维清正陪着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下棋。
“爸,今天面试,我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生。”
周维清落下一子,笑着说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本站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若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侵权联系2091954910@qq.com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