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一下车就朝自己走来,兴奋的笑说:“妈,看,我买了搪瓷盆,还有保温壶。”大娘粗糙的手掌啪的一下拍到自己大腿上:“哎呦喂。你个败家玩意,你哪里来的?老娘可是记得...

人还一下车就朝自己走来,兴奋的笑说:“妈,看,我买了搪瓷盆,还有保温壶。”
大娘粗糙的手掌啪的一下拍到自己大腿上:“哎呦喂。你个败家玩意,你哪里来的?老娘可是记得没有给你钱,也没给你卷和票。”
这小年轻就是第一个要买沈念念陶瓷盆和搪瓷保温壶的堂二哥。
看他娘这样,还有旁边同样眼红看着自己手里拿着的东西的几个婶子,赶忙解释。
“妈,这东西是我和三丫妹子买的,您是没有给我票,那我这不是和人赊账了嘛。
您赶紧把东西拿回去,顺便把二十六块钱给我买过来,我好给人钱。”
大娘一听要26块钱,刚想骂人,就看自己儿子把一堆东西往自己手里塞。
数了数一共4个搪瓷盆,两个保温壶,瞬间想骂人的话,风一改:“你刚才说啥?4个搪瓷盆,两个保温壶,26块钱?”
堂二哥还以为他妈觉得贵。结果还没开口就听他妈怀疑自己。
“你这孩子是不是偷摸把自个藏的那点私房都贴进去了?”还一副,我儿子就是懂事的样子。
搞得堂二哥尴尬挠了挠头:“妈,你想啥呢?我哪来的钱给你贴补。
您可赶紧回去拿钱吧,这陶瓷盆三丫就卖我2块5一个不要票,保温壶也不要票,保温壶她卖我8块钱一个。”
想到在车上沈念念说的那些话,他又说:“嗯,也就今天有这个价了,三丫说明天就恢复原价了。
又不要票,还比供销社便宜这么多,所以我就不是想着家里这么多人。多买点吗?
您之前还总是念叨咱家没有劵买不到城里人用的搪瓷盆呢,现在好了,不仅便宜还不要票。你就说儿子我败不败家吧?”
沈大娘一听,哪里还舍得打骂儿子败家子啊。
“哎呦喂。你这孩子败家啥,妈可没说。
我就知道我儿子打小就是个聪明蛋子。”
说完,美滋滋的拿着几个盆和两个保温壶在老姐妹们面前晃悠。
“看看,我儿子给家里买的,咋样?”
几个大娘又眼红又激动。
几人都没空搭理她,反而抓着堂二哥就问:“那车上的搪瓷盆是不是都是三丫头拉回来卖的?”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一下就把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堂二哥当即就点头。
“大娘,你们想买赶紧去,反正不要票也不要工业券,想买的人肯定多,再不去晚了怕是要没了。”
几个大娘一听,那还等什么。
就这样,沈大娘还没来得及显摆自己家新买的好东西,几个大娘已经急匆匆跑到拖拉机车边上一起跟着众人挤挤挨挨挑选陶瓷商品了。
沈大娘见自己炫耀没人看也不生气。
脚步急吼吼,心里又美滋滋的把自己家的东西拿回去放好,又回自己屋里摸了二十六块钱出来。
结果等她出来大队就看到老沈家门口的拖拉机上边上哄抢东西的众人,还有一个站在车斗上正收钱收到手软的沈念念。
她瞠目结舌:“哎呦喂喂,我滴乖乖,这闺女咋看着像财神爷孙女似的。”
自言自语说完,沈大娘这才惊觉自己说了和封建迷信有关的话,赶紧捂住嘴。
见没人看她,这才松了口气抬脚凑过去,挤着人群把手里的钱往站在车斗上的沈念念举去,说:“三丫头,我你大娘,我家二小子在你这里买的四个搪瓷盆,两个保温壶,说是一共二十六块钱,你拿好。”
实在是沈建国就是嘴贱,仗着自己年纪大,喜欢说教,有老太太在前面管着,只要不损坏她的利益,她真懒得跟这种人掰扯。
都是一家人,也不可能真把人偷摸给摁死了。
她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
不过亲近这夫妻俩是不可能的了。
在心里想了一通,沈念念当下就从几大沓钱中抽出来了约摸十块钱的样子。
“爸今天辛苦了。”
说着,沈念念点了两块出来,然后给她爸2块钱:“别嫌少哈。”
沈老二一看自己闺女给自己钱,像发工资似的,一时脸色有些红,臊得慌:“你这孩子,我是你爸,哪能要你钱。”
沈念念就知道他不会要,她最不喜欢这种理不清的账了,直接道:“爸,这钱可不是我孝敬你的,这是你的劳务所得。
你要是不要,那以后我可不让你给我干活了。
不然人家知道怕是得说我让我亲爹给我都是打白工,说出去我名声多不好听,跟以前的地主压榨劳动力似的。”
“嘿嘿,你这丫头。别人爱咋说咋说,我给我闺女打白工我乐意。”
“那不一样。您这样那我以后怎么管人呐?”
沈老二没听出来闺女的意思。
沈妈确听懂了,伸手把钱接了过来:“你爸的钱就是我的,我收着。”
沈老二傻眼。
他还什么都没说,媳妇已经把钱揣兜里了?
沈念念看了一眼傻眼的爸,又看了一眼得意的妈,不由得想笑。
“小缘,这是你的。”
沈小缘看着她姐递过来的2块钱,兴奋的小脸红扑扑的。
“姐我也有呢?”
“那当然你不是干活了吗?干活了的当然得有啊。”
“可……可我也没干啥呀。”沈小缘觉得拿两块钱有些多:“姐,这两块也太多了。”
沈念念挑了挑眉:“多吗?”
刚说完,就看到手上的两块钱被这丫头抽了一块。
“姐,我要一块就成。”
沈念念见此当即把剩下一块也塞她手里。
见沈小媛又想把钱还回来,沈念念故作不耐烦的板着脸:“我不喜欢这么拖拖拉拉。你要是不要。我明天可就不带你一起去镇上了。”
沈小缘吓一跳,还没说什么解释。
王清清这个当妈的已经帮闺女道歉开来了:“哎呦,对不住三丫,你可快别这么说,小缘就是觉得你给的多了。
这孩子这是把你当亲姐姐对待呢。”
说罢,又转头说女儿:“你这孩子就是不懂事,这是你姐的心意。
多多少少的不都是那么回事嘛,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可计较的,计较多了反倒显得生分。
听妈的把钱拿好,以后好好跟着你姐干。”
她算是看明白了,她这二伯哥家的三丫这是不知道碰了什么狗屎运,怕是以后要赚大钱了。
刚才那一大车的搪瓷商品她可少看,这么多那,全部卖了个精光不说,那钱刚才还把家里的大饭桌堆得满满当当的,少说也有几千块。
她闺女哪怕是在三丫这死丫头面前当个跑腿的,那也能挣不少。
听她的意思以后还干呢。
若是一天有个两块,一个月就是60,比厂里的正式工工资还高。
有了这工资,未来说婆家,她闺女都能说个更好的。
王清清越想越开心。
好在她闺女也跟着一起去了,不然这2块钱都没她家小缘的份。
王清清现在这会儿看到钱满眼冒着精光,倒是忘了沈小缘一开始上车的时候她是怎么骂女儿,又是怎么要女儿下车的。
她看向几个同族的叔伯堂兄等人,这些人都是今天去顾家给她撑腰的好人。
见大家也盯着自己,沈念念眼睛笑眯眯的:“我已经跟厂子里面签了合约,现如今搪瓷厂里面的出货量归我一个人管。
大家也看到了,我进那么多货回来,在咱们大队不用一天呢,就全部卖光了,就这,还不够卖。
若是大家有意向,想找我进货,批发出去到别的大队卖,也没问题。
不知道我爸他们有没有跟你们说,有两种方式?”
大队长还没开始说话,旁边一个满脸褶子、黑瘦黑瘦的男人就笑道:“说了,说了!要么跟你干,一天给2块钱工资。要么我们自己拿钱跟你批发,赚多少都是我们的。”
沈念念点头:“对,是这么个理。所以各位叔伯、堂哥,你们想好,明天早上必须得给我答复。”
她缓了缓,又继续说,“我这边进货价肯定跟厂子里面不一样,毕竟我在厂长那里承担了风险,所以这个差价我肯定是要赚的。
但好赖话咱们说到前头,亲兄弟明算账。
大家伙在我这里进多少货,货款必须当天给,我不接受大笔赊账,这大家应该理解吧?”
“理解,理解!就是这进货价,你爸还没跟我们讲呢。三丫,你说说呗?”
沈念念也并没有死板到因为沈家聪等人是自己的亲堂兄弟,对外头的人就提高进货价。
那不是闹矛盾吗?
而且她做这个也就是想赚笔批发的快钱,到时候改革开放才有资本去经济特区囤地皮,和做服装生意的启动资金。
提前囤地皮,到时候转手就能大赚一笔。
服装生意是她上辈子和顾长安做过的生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服装的钱才是最好赚的。
对了,还有外汇。
到时候她也得从中捞一笔才行。
上辈子她懂的太迟了,懂得外汇有多好赚的时候,国家已经开始严打了。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搪瓷厂的商品能否在过年之前清空百分之八十才是她的头等大事。
还是那句话,人多力量大。
批发也是一样的。
一个人批发可能她出货量就是一百个。
可十个人批发,那就是一千个。
一百个人呢?
一天就能出货一万。
只要人多,就不怕卖不掉。
所以她还是按照批发给沈家聪等人的批发价跟几人,也再次给大家说明白了同沈家聪等人的进货价一样的话。
向来心算不错的堂二哥一听,快速在心里计算起其中利润,算完他立马就知道了其中的利润,想也没想便举手:“三丫,我也批发!”
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嘿嘿笑,“实在是这其中的利润太诱惑人了。”
“这利润是大,但堂哥也得想清楚,这里面自己要承担的风险也不小。”沈念念提醒道。
“打个比方,倘若你进了货,因为各种原因卖不出去,那货就得你自己兜在手里。”
“是,各凭本事嘛,我懂。”堂二哥点头。
大队长也说:“是这么个理,做生意有赚有赔,再正常不过了。”
沈老头也笑哈哈地打着哈哈附和:“就是这个理!”
沈老头笑着,又一边忍不住打量自己的这个三孙女。
个头苗条,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老婆子。
脑袋瓜子还聪明。
估摸是遗传了老婆子的。
脸蛋也漂亮,和老婆子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的好看。
真好啊。